第119部分(4 / 4)

代化和擴大民主的鼓吹者,這時出任政府的商務委員併兼 1925 年成立的中央

① 《北華捷報》,1925 年 1 月 17 日,第 91 頁;1925 年 10 月 31 日,第 194 頁。

② 《密勒氏評論報》,1925 年 3 月 7 日,第 21 頁;1925 年 11 月 21 日,第 228 頁。

③ 《密勒氏評論報》,1926 年 4 月 17 日,第 179 頁。

④ 《密勒氏評論報》,1926 年 2 月 13 日,第 316 頁。

⑤ 《北華捷報》,1925 年 6 月 24 日,第 146 頁。

銀行董事。①他在和商人打交道中似乎是一個誠懇而友善的調解人。國民黨—

—即使在它的激進時期——也並不打算瓦解或毀滅商人團體,只是要將它置

於黨的監護之下,並使它為黨服務(黨化)。蔣介石在 1926 年 3 月 20 日的

政變之後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他的政策的指導思想並沒有改變。但是早在 6

月份已經開始而在 7 月份北伐軍出發後加劇了的工人運動遭到鎮壓一事,卻

使資產階級從中得到了好處。廣州根據地成了此後南京政府的戰略的試驗

場。1924 年 10 月廣州商團的失敗和被消滅;最富有的商人因逃避“赤色分

子”而出走;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聯絡多,而與現代企業家聯絡較少這種為

時已較久的特點,這些都有助於這一政策的成功。

廣州的資產階級就這樣被壓服了。上海的資產階級也正在被爭取過來。

伊羅生和安德列?馬爾羅的著名的解釋認為,這是資產階級受到 1926 年 11

月和 1927 年 1 月起義罷工的威脅而作出的反革命選擇。事實上,投靠蔣介石

是商人集團核心中進步分子的勝利。1926 年夏以來,在北伐勝利進軍和此前

及同時的起義之後,群眾運動已經迫使上海資產階級居於守勢。要麼支援群

眾運動,要麼抵制它:沒有真正的選擇餘地。可以選擇的只是採取什麼方法

來抵制。有的建議與浙江孫傳芳所代表的本地軍事力量結成同盟。另外一些

更精明或更瞭解蔣介石真正動機的人,則設法和國民黨內的非共產黨分子聯

合。

1926 年 6 月進行的總商會選舉清楚地表明瞭商人階級內部的政治分裂。

在孫傳芳的支援下,1919—1920 年間被排斥在外的老親日派又恢復力量,重

新出現。為了對這一不公正的選舉表示抗議,前任會長虞洽卿離滬赴日本,

150 名會員拒絕參加投票。他們的棄權反倒幫助一個清一色的、但代表性不

大的董事會取得權力。銀行家傅筱庵(宗耀)在執行任務中碰到麻煩,人們

對他擔任這一職務是否適當一直有爭議。①商會核心裡的多數人就這樣被擊

敗,它被迫從根本上重新調整政治方向。虞洽卿擔任商會會長的時期(1924

—1926 年)恰巧和內戰開始及大軍雲集江浙兩省同時,他曾想方設法使上海

及其附近地區維持中立,讓聚集在市內和江南製造局成為難民的敗兵撤退。

他同樣努力推進淞滬特區的建立,打算使之成為自治市,擺脫省政府的控制。

②虞洽卿信守本地精英的思想與做法,他的行動受到上海人,也受到北京政府

的歡迎。

孫傳芳急於恢復對上海和它的財源的控制,在 1926 年提出了他自己特殊

的大上海市計劃。他把這個計劃交給胡適的一位朋友地質學家丁文江去組織

實施,但一開始他即限制它的管轄許可權,將其置於省政府之下。③商界的一個

大派系反對這一政策,他們聚集在虞洽卿周圍,開始鼓動自治。這一運動在

1926 年秋變得特別強大。④但自此以後孫傳芳得到了商會的支援。商會不反

對重開江南製造局,會長傅筱庵還將他擔任董事的招商局的輪船提供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