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節的景象,在寫作時間上又比前首要晚。結構與前首大體相同。前八句寫景:黃河以北的地區到了深冬,河裡漂浮著冰塊,舟船難以開行;地凍得錐扎不進,田地荒蕪滿地乾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凍結,不再流動,河面上堅冰覆蓋,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曹操回師進入冀州地區後,天寒且旱,連續行軍二百里都沒有碰到水,軍糧也所剩無幾。部隊只得殺馬充飢,共殺去數千匹馬;同時打井取水,結果鑿地三十餘丈才將水找到。詩中所描寫的,正是這一極其艱難的情景。中四句敘事兼抒情:“士隱者貧”,有識之士所憂痛的是貧困(一說,“隱”為隱居之意);“勇俠輕非”,而勇武好鬥的人卻不把犯法當成一回事。詩人常常為此嘆息怨恨,心中充滿了悲傷和憂愁。行軍艱苦,詩人只是輕輕帶過;而河北地區割據勢力雖已被徹底消滅,但民生凋敝的情景卻依然如故,民風好鬥,社會秩序也還很不安定,卻使詩人感到心情沉重,情不自禁形諸筆墨,體現了詩人“憂世不治”的情懷。

第四章《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詩篇具體寫作時間不詳,但很可能即為組詩的壓卷之作。表現手法與前三首很不相同,前三首借景抒情,融情入景,這首詩卻是運用傳統的託物寄興手法,透過對具體、特定的客觀事物的描述和評價,達到述理、明志和抒懷的目的,使哲理與詩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前四句連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人生不免一死。“神龜”和“騰蛇”都是傳說中的神物,“神龜”以壽命長見稱,典出《莊子·秋水》:“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騰蛇”以本領大著世,典出《韓非子·難勢》:“飛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螾(蠅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連傳說中的靈長之物都不免有灰飛煙滅的時候,人的死亡也就更是不可避免的了。次四句,展示自強不息的精神氣概。“老驥”,指已衰老的千里馬。千里馬因衰老而蹲伏在馬棚中,但它形衰而志不減,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壯志豪情,就象積極建功立業的志士雖然到了老年,但其雄心仍然不會消沉一樣。四句莽莽而來,突兀而起,筆力勁健,句挾風雷,使橫槊架賦詩、激昂慷慨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胸襟、抱負和豪情得到了充分的披露,鼓舞了後代無數英雄志士,引得他們為之擊節讚賞不已。最後四句,以娓娓道來、如敘家常的文字,傾吐善自保養以延年益壽之意。“盈縮”,這裡指人壽的長短;“養怡”,猶養和。曹操這年五十三歲,已漸漸進入了“暮年”。他雖然在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已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他清醒地認識到,大業未竟,任重道遠,應當乘勝前進,不斷進取。正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寫出了《龜雖壽》這首詩,抒發了自己老當益壯的襟懷,表達了不信天命、重視人力的積極見解,從而在如何對待人生的問題上,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樂章。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一章遠征烏桓(7)

組詩抒發了曹操班師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內容是豐富的,情感是複雜的。1954年夏,毛澤東在他所寫的《浪淘沙·北戴河》詞中,曾提到曹操這首詩: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由於所在的地望,所面對的滄海、秋風都與當年曹操相同,因而很自然地聯想到了曹操北征烏桓這件事,以及曹操在歸途中留下的這一組詩。不難看出,毛澤東對曹操遠征烏桓、完成北方的統一大業,是給予了歷史的肯定的。但曹操畢竟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的文治武功不能同今天無產階級所創造的偉大業績相比,時代畢竟不同了,所以又說“換了人間”。

懾於遠征烏桓的聲威和影響,這年十一月當曹操班師到達易水時,代郡烏桓代理單于普富盧、上郡烏桓代理單于那樓率領手下名王前來拜賀,表示歸附。從此,絕大多數烏桓都臣服於曹操,對形成北方邊境的安定局面產生了積極作用。

班師途中,也出現了一件使曹操十分傷感的事,這就是他的重要謀士郭嘉病死了,年僅三十八歲。郭嘉病重時,曹操派去看望的人往來不絕,死後,親臨弔唁,十分悲痛。他對荀攸等人說:

“你們的年紀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的年紀最小。我本來打算等天下平定後,把身後的事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