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懷疑中國人本性善良的說法。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奇·書·網…整。理'提。供',對於這些慘劇,中國人整體上已經習以為常,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國家為了一兩個人的緣故,而付出巨大代價有什麼不對,他們不知道也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可以避免這一切發生。
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趙匡胤以他特殊的思維方式,使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人間慘劇,變成了一出人間喜劇。這就是特別有名的、以杯酒釋兵權為代表的一連串故事。
當上皇帝以後,有一天趙匡胤與趙普聊天。談到大唐晚期,從黃巢之亂到眼下,不過七十年的功夫,就出現了五代十國、八姓十四君的局面,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君臣二人不勝感慨系之。
趙普認為,領兵將領和地方各鎮守節度使們權力過重是主要原因。
從歷史上看當然如此;從眼下來說,趙匡胤不以為然。他認為:“我待這些人恩重如山,絕對不會有問題。”
趙普不客氣地反問:“後周皇帝柴榮待你也同樣恩重如山,怎麼就出了問題?萬一他們的部下也把黃袍披到他們身上,怎麼辦?那時,他們想不反也不可能了。”
這番話,有如當頭棒喝,令趙匡胤大驚之後大徹大悟。
事實上,晚唐以來的歷史,的確就是一部有奶便是娘、“兵驕而逐帥,帥強而叛上”(17)的歷史;當時流傳甚廣併為人們普遍接受的一句著名格言是: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乎(18)?這種情形很像我們熟知的、在此之前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在此之後胡傳魁胡司令的“有槍便是草頭王”。
於是,趙匡胤詢問趙普應該怎麼辦?趙普的回答是:對於軍隊將領和地方藩鎮節度使,要“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聽到這裡,趙匡胤立即打斷趙普的話,說道:“你不必再說下去,我知道應該怎麼辦了。”(19)
當時,他很有可能不願意聽到趙普說出讓他殺功臣的話來,才截住了趙普的話頭。不久,趙匡胤想出了杯酒釋兵權的主意:公元961年的陰曆七月初九,晚朝後,趙匡胤設宴請那些手握重兵、擁立自己登上皇位的功臣們喝酒。等到酒喝得差不多時,趙匡胤命令所有侍從、僕役們一律迴避,然後,感嘆著對大家說:“沒有你們,我不會有今天。不過,我經常在心裡想,人生在世,求的是快活適意,何必非得爭這個皇帝作?皇帝這玩意兒實在難當,還不如以前做節度使時來得舒服。弄得我現在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
大家一頭霧水,都不知道說什麼好。大家公認的首席功臣石守信小心翼翼地問道:“請皇帝您明示,怎麼會這樣呢?”
趙匡胤指指自己屁股底下的椅子,“這還不明白嗎?誰不想坐這個位子?”
石守信一聽大驚失色,我的老天,皇帝若是有所指的話,頃刻之間便會興起血流成河的大獄!於是,石守信趕快帶領大家一起離座跪下,說:“皇帝怎麼會這樣想呢?如今天命已定,誰敢有二心?若真有這樣的孽臣賊子,臣願意提三尺劍為陛下滅之。”
趙匡胤欣慰不已,卻也推心置腹地說:“我知道你們不會這樣。無奈你們的部下之中,難保會有人貪圖富貴;一旦黃袍加身,你們不想做能行嗎?”
連酒帶嚇,一時間,這些人已然淚流滿面。石守信叩首說道:“我們都是些粗人,思慮不到這些。請求陛下可憐可憐我們,指一條活路吧。”
於是,趙匡胤明明白白地對大家說:“人生在世,就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追求富貴,也不過是想多積點錢,舒心快樂,使子孫不受貧困而已。既然如此,你們為什麼不交出兵權,到個富庶的地方去做官,多置些良田豪宅,自己享用也留給兒孫。再買些美女歌姬,快快樂樂地享受生活。我們君臣之間也就不用互相猜疑了,大家各得其所,和美安樂,多好。”
功臣們聽完,紛紛叩頭,說是皇帝為他們考慮得太周到了,就像再生父母一樣。
第一章好漢趙匡胤的“臥榻”情結
第二天,這些功臣們紛紛交來辭呈,要求辭去兵權。趙匡胤也真的將他們安排到一些富裕的地方去做官,並且把自己的一個妹妹、三個女兒都嫁給了這些功臣(20)。
在後來的世代裡,頗有一些學者對於此舉不以為然。理由是,趙匡胤在此倡導了一種醉生夢死、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因此不足為訓。這種義正詞嚴的批評以當代大陸學界為特別集中,顯然表示出了一種特殊的理論、學術情操與人生境界。由於這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