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的青年卻是身量最矮,雖然長的也是極為英俊,但是很顯然是卻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人。他眼神明亮,笑容燦爛,一下馬車便好奇的打量著四周的情景。
從三人的行裝來看,顯然是從其他地方剛剛來到滁州的。那名看起來最年長計程車子回頭跟車伕結算了車費之後,三人便並肩向城門口走去。
走了幾步,城門口眾人圍觀的景象引起了三人的注意。那名身量高大計程車子雖然看起來比較粗壯,但是舉動卻十分的斯文。他上前幾步,攔住一位剛剛從人群中擠出來計程車子,施了一禮,然後問道:“敢問這位兄臺,這裡發生了何事?”
那名士子本來是臉上有著忿然之色,被人忽然攔住,心中有氣,正想不耐煩的呵斥,但是看到對方彬彬有禮。自然也不能惡語相向。失了自己的身份。他上下打量了對方一遍後道:“看你的樣子好像是從外鄉來的吧?”
“不錯,我兄弟三人正是從松江而來。聽聞秦國公張榜納賢,特意前來應招。”
“原來如此。不過,我勸你們還是不要去應徵那什麼賢士了。”那士子撇撇嘴說道。
那身量修長的青年聞言一驚道:“兄臺何出此言?難道秦國公取消了招兵納賢的命令了嗎?”
“取消倒是沒有。不過,如今這應徵賢士根本就是自討苦吃,有辱斯文之事,不去也罷。”
那身量修長的青年聞言眉頭一蹙。也不在相問,向那士子倒了聲謝便轉身回去向同行的那兩人將自己聽到的說了一遍。
兩人聽了之後,那名神情憂鬱的青年臉上的神情更是憂鬱了幾分,但是那年齡最小的少年卻只是一愣,但是隨即笑道:“兩位哥哥,不必在此胡亂猜測。秦國公名震天下。張榜招賢,又怎麼會做出有辱斯文的事情呢!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我等過去一看就知道究竟了。”
這三人正是從松江府趕來應招的夏完淳和他的兩個準妻兄。那個身量修長,年齡最大的是他的大妻兄錢熙,他比夏完淳大五歲左右。那個臉上一直有著憂鬱神情的則是他的小妻兄錢默,比夏完淳大兩歲。而夏完淳自己今年才十五歲而已。夏完淳雖然沒有與蕭毅見過面,但是他們的老師可都是跟蕭毅淵源深厚。他的主要老師陳子龍現在是蕭毅總督府的參謀。他的另一位老師史可法鎮守揚州,而且蒙蕭毅兩次搭救。
蕭毅發榜招賢徵兵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江南。當時收到這個訊息夏完淳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前來滁州。後來又接到了自己的老師陳子龍寫個他父親夏允彝的信。說是秦國公邀請他們父子二人前來相助。心中更是激動不已。他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雖說在江南也是小有才名。但是卻沒有想到現在名震天下,打的韃子落花流水的秦國公也知道他的名字,讓他怎麼能不激動。
夏完淳很小便由父母作主訂了親,他的岳父錢彥林是嘉善一帶極有名望的才子,而且性格豪爽,被稱做錢長公。這位岳父可謂為完淳的師表,明亡時他積極參加抗清,組織義軍,後來因掩護過完淳的老師、抗清義士陳子龍而被捕,和女婿夏完淳同一天為國捐軀。浩然正氣,可歌可泣!他死後,妻子徐氏不願獨活,亦投水自盡。其兩個兒子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完淳也非常要好。長子錢熙風姿玉立,才氣縱橫,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輩人之一,在完淳16歲時便因參加抗清活動,積勞成疾去世,完淳傷心不已,曾寫下“千古文章未盡才”的悼語。錢熙之弟錢默8歲即能寫詩,15歲成進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譽,併為夏完淳寫過一篇《神童賦》,被傳為佳話。明末家破人亡後,錢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終。
夏完淳看了老師的信之後,和父親稍一商量,父親也是欣然同意。只是因為夏允彝還要處理一些家中事務,隨意讓夏完淳先行。夏完淳又想到了自己志趣相投的兩位大舅哥,又跑到岳父家說服了老岳父,這才和兩位大舅哥一起前來投奔蕭毅。
夏完淳小的時候就和父親去福建上任,也是有出門遠行的經驗的。年紀雖小,做事卻很有頭腦,行事果斷。所以在三人當中年齡雖小,但是卻隱隱是三人之首。
聽了夏完淳的話,錢熙,錢默也是點頭贊同。三人分開人群,擠了進去,一看,原來牆上貼的是總督衙門最新發布的招賢新規定:所有前來應徵計程車子,不論參加文選,武選,只要考核透過後都需進入軍營和普通士兵一樣進行三個月軍訓,然後再行分配到各個衙門。
三人看完後擠出人群,錢熙倒是沒什麼,天生一副憂鬱氣質的錢默則是臉上更添了幾分憂鬱。夏完淳則是一臉輕鬆的道:“原來那人所說的有辱斯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