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捲了過來。
多鐸匆匆從望塔上下來,讓親兵傳令主將自行收攏本部人馬,撤回淮安府。說完之後就騎上馬帶著幾百個親兵匆匆的向北而去了。
洪承疇也沒有想到本來十拿九穩的事情最後會演變成這個樣子。表情複雜。想說點什麼但是卻張了張口卻說不出來,只是嘆一口氣走下望塔,在親兵的護衛下追隨多鐸而去了。
此時大火已經席捲了一半的清軍大營,到處都是哭爹喊孃的清軍,諸將哪裡能收攏的起來,只好各自帶著親兵向淮安府的方向而去了。
蕭貴端坐在戰馬上立於上風口看著這滔天大火,心中快意之極。他本來還安排有後招。打算自己先帶人衝破敵營後向東突圍。然後待蕭鐵的鐵甲騎兵趕到之後雙方再在清兵營中來個對穿,把形勢搞的更亂一些,以待亂中求勝。本來他以為就算真的能解了揚州之圍估計也是傷亡慘重,可是卻沒想到老天爺開眼,送了自己這麼一個大禮,使勝利來得如此的容易。真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誠然也!
蕭貴本來還想趁勢掩殺,再將戰果擴大一些。可是如今火勢已經變成了一條綿延十幾裡的火龍了,自己要是此時撲進去,那真的是在自殺了。所以他吩咐士兵們下馬休息,找些有水的地方飲馬餵馬。
蕭鐵的鐵甲騎兵因為裝備沉重所以行在最後,而且蕭貴交給他的任務是讓他在自己帶人將韃子陣勢搞亂之後趁勢突擊,趁韃子人馬未收攏的時候再進行一次突擊。沒想到等他趕到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席捲而來的火龍和漫天翻滾的黑煙。以及無數的在火中掙扎翻滾的人影。這一切都讓他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但是他立刻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沒仗可打了。對於這個好戰分子來說,沒仗打那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這次本來以為能撈到一場大仗。卻沒想到什麼都沒撈著,他當然是一肚子的鬱悶了。
蕭鐵一鬱悶,那些向著淮安府撤退的韃子兵就倒黴了。蕭鐵帶著三千鐵騎一路追了上去,只要看見韃子就砍,看見留辮子的就殺,看見打綠旗的就踩。一直追到了高郵城下才施施然的撤了回來,這一路上去,斬殺的韃子差不多有萬人左右,其中還有韃子的佐領十幾名,參領七八個。蕭毅雖然並沒有在事前給他們下達不留俘虜的命令,但是蕭鐵卻從來都沒有留俘虜的習慣。所以在回來的時候,每個人的馬上都掛著至少三四個韃子人頭。
不說多鐸狼狽不堪的連夜逃回了寶應縣城,然後在第二日又逃回了淮安府。這一仗,韃子至少損失了一半的人馬,其中少部分是被定北軍斬殺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被大火燒死的。另外剩下的都是在慌亂中跑散的,等到回了淮安府,多鐸一清點人馬,只有七萬多人。想想出徵的時候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怎麼一仗下來就剩這點人了,這讓多鐸真是有些欲哭無淚。
想當年自己和多爾袞,阿濟格三兄弟縱橫馳騁,連戰皆捷,成為大清最勇猛的將領之一。後來自己的哥哥多爾袞成了攝政王之後,自己也是跟著水漲船高,成了大清的鐵帽子王豫親王,可以說的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自打南下江南之後,一直是順風順水,直到遇到了那個該死的蕭毅。揚州城下,自己兩次敗北,都是敗這蕭毅所賜。而且就連老天爺都好像在相助於他一般,難道大明真的是氣數未盡嗎?
多鐸要是知道拿破崙的話,肯定會嘆道:揚州就是我的滑鐵盧啊!
多鐸本來和阿濟格是多爾袞打天下的兩隻拳頭,可是說是多爾袞的左膀右臂。沒想到多鐸這隻拳頭在遇到蕭毅之後卻是連連碰壁,這次甚至都鬧了個骨折。這讓心高氣傲,眼高於頂的多鐸怎麼能不氣惱,怎能不憤怒。結果這一氣一急便病倒了,足足纏綿病榻半年之久。當然這是後話了,暫時不表。
史可法雖然看到火起的時候知道韃子已經敗了,但是當他親眼看到無數的韃子灰頭土臉,狼狽奔逃的樣子的時候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定定的看著城下的一片狼藉,過了好一會兒才向身邊的劉肇基遲疑的問道:“鼎維,韃子這就敗了麼?”
劉肇基很理解史可法此時的心情,老人本來以為城必不可守,已經存了必死之心,準備殉國。半日之前,十幾萬韃子大軍還在猛烈的攻城。可是等到那支勇猛無匹的騎兵來了之後,形勢又在半日之內來來個大逆轉。短短一天之內,一個憂國憂民的老者滄桑的心經歷了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絕望,卻又從絕望一下子到大喜,從大喜到狂喜,是個人都會反應不正常的。
劉肇基臉上帶著輕笑道:“是的,督師大人,韃子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