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這些天熱兒得很,裹著麻布實在不舒服,熱得透不氣過來,頭年冬是太后的葬禮,凍得人渾身骨頭疼,大熱天的英宗皇帝又沒了,難熬的七天過去,天家該出殯了。
這天萬里無雲,天上一絲風也沒有,太陽無牽無掛的照下來,在外面站了一會,渾身都冒汗了,皇家的儀仗隊也有萬人,朝中除了留守的大臣,都要去送靈,皇太后、皇后坐著鳳輦還稍好一些,皇帝為了孝道要步行前往。
周蘊聽禮部這麼說了也沒放在心裡,他年輕,走這點路算什麼了,臨行前禮部又有了新的說法,皇太子深受皇恩,該帶著儀仗隊先行開路。
周蘊把眼皮往上一撩,目光露出點鋒芒,“吳愛卿的意思是,由皇太子帶著儀仗隊先行開路?愛卿可知道皇太子年歲幾何?”
吳良螭跪地啟奏,“臣是依據古禮奏請,周朝的慎仁太子六歲擔任先行官,這有先例在的,先帝生前疼愛太子,太子也該略盡孝道,跟隨禮官的指引行事,安慰先帝在天之靈。”
真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怎麼長的,能想出這樣的歹毒主意。
太子聽人一說,就哭著要盡孝,不肯跟隨皇祖母了。
你這破孩子傻不傻啊,周蘊在心裡罵著,臉上一片哀慼,“太子果然純孝。”
這麼樣的大熱天,太子兩條小短腿,他哪裡能跟得上這些大人的腳步,四十幾里路呢,太子能走半里地就不錯了,走不動了怎麼辦,哭嗎?
都走在路上了,要求莊嚴隆重,這個時候再給皇太后送過去,也就好說不好聽了,難免會寫進史書裡,後人讀這段歷史不會想著太子幼小,只會留下一個汙點。
李鳴唯這時候不方便說什麼,濃眉擰成一團。
方奎上前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太子應該在太后身邊盡孝。”
周青鈺小屁孩想著皇爺爺疼愛自己,他還小呢,哪裡能想得那麼多,又被有心人慫恿了,鼓起勇氣說道,“父皇,兒臣原為先行官。”
這麼遠的路,不把你累死,也把你曬死了,得一場大病,就連小命也能交代了,周蘊垂下眼簾,眼神微冷。
皇太子有這份孝心,皇帝還能不讓兒子盡孝?(未完待續。。)
第三百章 厚黑
高大巍峨的朝陽門矗立在炙熱的陽光下,皇家萬餘人的儀仗隊整裝待發,禮部尚書又有了新提議,為了彰顯皇家仁孝,送葬儀式更加隆重,應由太子擔當先行官,這建議粗聽起來甚好,皇太子年少,也不用太子做什麼,跟著先行的隊伍就是了,身邊有照顧的人,到時候跟隨禮官行禮,還能博一個孝順的美名。
小太子鼓起勇氣,“父皇,兒願為先行官。”
周蘊看著他,“太子果然純孝,只是你怎麼過來了?你不是與皇祖母在一起?”
太子大眼睛一忽閃,困惑的看著皇帝,“父皇讓我過來的呀,劉海傳了父皇口諭。”
周蘊眼裡閃過一絲鋒銳的光芒,劉海居然假傳他的口諭!
劉海為什麼假傳口諭,他不知道等著他的就是一個死嗎?陽謀的手段最厲害不過,皇帝把仁孝掛在嘴邊,太子當先行官,對太子的名聲只有好處,這也是皇太子的政績。
只是這天不要這麼熱了!這就是陰謀了。
劉海假傳口諭,禮部尚書有了這個提議,這兩者間有必然的聯絡嗎?
吉時已到,即將出發,皇帝必須做出個決斷。
這決斷也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同意,一種是不同意,太子當先行官,派了人跟著,小孩子走不動了哭鬧一番,實在堅持不下來就哭著找皇祖母去,或者太子堅持下來,被這毒太陽曬著。也得累的大病一場。
他要是不同意,皇帝還能攔著不讓他兒子盡孝?!
周蘊看著吳良螭點頭,“先行官責任重大,前隊不是由竇駙馬帶著嗎?”
吳良螭奏道,“竇駙馬身為右侍禁,只在前方帶路,儀仗隊都由東宮先行。”
這話說的倒是真的,周蘊也沒少了帶隊走在前面,用不著管什麼,朝廷一層層的官員各司其職。東宮的儀仗走在前面就行了。
方奎上前一步。“臣以為太子應該留在皇太后身邊盡孝。”
小太子似乎被什麼人蠱惑了,鼓足了勇氣,眼裡還含著淚,“父皇。兒願當先行官為皇祖父開路。回來後再到祖母身邊盡孝。”
吳良螭不禁誇讚道。“太子仁孝。”
一干奉承的大臣也紛紛稱讚道,“皇太子仁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