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4)

小說:清穿奮鬥日常 作者:想聊

關門不做生意了。後經多方詢問方知,原是內務府差人出來發話,要求北京城內所有的皮箱店關門謝客,誰擅自開張就砸爛誰的鋪子。

於是,閻敬銘寫密信給天津道臺,讓他從天津買個皮箱子送過來。結果半個多月過去了,天津的箱子也沒運過來。因為沒有真憑實據,閻敬銘對內務府的指控也就不能成立了。後來一查,原來是閻敬銘派去天津送信的人竟然收受了內務府官員行賄的1000兩銀子,帶著密信不知所蹤了。

清廷內務府官員的貪汙**到了如此瘋狂的程度,恐怕也是慈禧太后所始料不及的,由於種種原因所使然,連老佛爺也過問不了,還有誰能夠管得了呢?!

中國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職是什麼?

不是管錢的戶部,不是管軍事物資的兵部武備司,也不是地方上的鹽運、漕運等官署,而是清朝的內務府。

雅利奇選的這個時間很好,現在嘉慶皇帝在前朝開啟了反腐大招,那麼作為中國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職,內務府理所當然的應該中招,趁著他還沒有到達最囂張的時候,感覺將他扼殺在搖籃裡。

有北京民謠為證:“房新樹小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說的是如果哪天皇城根下出現一戶暴發戶;房子是新蓋的、院子裡新栽了樹苗、牆上掛著現代人的畫;那這戶人家肯定是內務府的官吏。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內務府當差來錢快,上任沒幾天就能在寸土寸金的四九城置辦高宅大院。衙門上下;“視中飽舞弊;如奉明言”;貪贓**得就差公開往家裡運官銀了。有的衙門;比如負責供應京畿地區官糧的漕運衙門;經手的錢糧可能比內務府要多。但漕運官守著百萬計的官糧;動不了手腳;揩不到油水乾著急。所以說;既有錢又能揩油的內務府;當之無愧是古代第一肥缺。

內務府是大清朝的特產,順治進北京後設立的專門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內務府大臣就是皇帝的大管家,專門負責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事務。不要小看了這個管家,他們才是生物食物鏈上最高階捕食者。按當時的食物鏈規則,底層官員靠盤剝百姓為生,上級官員靠盤剝下級官員為生,皇帝盤剝所有的官員,而內務府官員則靠盤剝皇帝為生。

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內務府官員盤剝皇帝的手段和方法無非是工程回扣和為皇家購物時加碼上報,所以無論皇帝買什麼東西,一經內務府,價格立馬翻番上漲。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內務府管理所有的太監和宮女。清朝成立敬事房;嚴格管理太監、宮女及宮內一切事務;防止出現宦官專權。敬事房也隸屬內務府。所以;太監就和內務府利益攸關;並在之後內務府的沉浮強弱中站在了內務府的一邊。

一言蔽之;一個皇帝從在孃胎裡開始到死後定期領取子孫後代的冥錢;都離不開內務府。內務府機構因此極其龐雜;而且越來越龐雜;吃這口飯的人也越來越多;逐漸成了可以和朝廷的三院六部相互平行、相互抗爭的官僚機構了。

當然皇帝也不是傻瓜;為了壓制內務府;讓它更好地為自己服務;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

比如內務府最重要的司是廣儲司。廣儲司就是皇帝的小金庫;建了六個倉庫儲存皇室的所有財產;其中金、銀、珠、玉、珊瑚、瑪瑙和寶石等專門儲存在銀庫裡。銀庫因此被稱為六庫之首。皇帝對銀庫看得最緊;特地將銀庫設在紫禁城太和殿西側的弘義閣內;安排了25人日夜盯著它;規定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和條件下才能開庫。

為了防止監守自盜;看庫的人沒有鑰匙;鑰匙由乾清宮侍衛保管;而且不只一把。開庫時;必須由多名特定的官員在場;進出庫房的人都得嚴格搜身;庫房關閉時;必須由多名特定官員共同簽字畫押;並在鎖上貼上封條。

每月,內務府都要對皇帝六個庫的收支出納情況進行統計匯總;皇帝隨時可能抽查;年底專門聽取內務府的報告;每五年親派不相關的大臣進行盤庫。這僅僅是對廣儲司六庫的管理制度,整個內務府管理之嚴、皇帝之重視可見一斑。其他的管理制度(比如祭祀貢品的數量、官學的伙食標準等等)更是汗牛充棟,能搬出一箱又一箱的檔案來。

但再強的制度都會有人鑽漏洞,更不要說內務府這些世代玩鑽漏洞的高手,雅利奇也是被他們逼的沒有辦法了,一年兩百多萬兩的銀子嘩啦啦的進了這些人的口袋裡,一年兩百多萬兩的銀子就這樣沒有了,泡都不冒一個,看著就讓人心絞痛,還不如拿給她培養幾個高等人才,日後橫掃歐美了。(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