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小說:夢斷關河 作者:冥王

由於身操賤業,柳知秋像所有江湖中人一樣,對行外人十分謙恭而小心;但對同行,骨子裡很傲,平日裡也頗有幾分名教習架子。打心裡頭論起來,對會首也是不屑一顧的。這回他一反常態,受寵若驚,不但再三向會首表示感激,備謝禮相饋送,還託會首轉送一份給昇平署管事,言語神情間竟也露出幾分巴結。會首離去後,老婆罵他肉麻,說他自低身份。還處在亢奮中的柳知秋挨個兒拍著三弟子的肩背,說了這樣一番話:“身份?咱們這種賤人哪有什麼身份!……可這回,咱的機會來了,咱也能掙出個有模有樣的身份了!就憑我這三支玉筍,憑著我柳知秋的本事,看我不把他們迷個神魂顛倒!我怎麼就不能戴頂子穿補子?那梨園總會的會首,我怎麼就不能當他一當?天壽他娘,你甭笑,等著瞧吧!”

他的勃勃雄心化作了行動,行動都落實到了三個孩子身上: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唱得更勤,練得更苦。師傅師孃,還有二姐英蘭、三姐珍蘭、四姐珠蘭都全力照顧這即將進宮亮相的三位主角。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孩子們,自然懂得利害,連師傅的親生兒子、年僅七歲的天壽都不叫苦,師兄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十月初十聖壽節,官府衙門照例要懸燈結彩,加上今年特有的祝捷,喜慶的氣氛格外濃烈。一大早兒,無數翎頂輝煌的親貴和官員,乘轎騎馬坐車,從京師的四面八方擁向大內的東華門和西華門,去參加朝廷的慶賀大典。大內的正門天安門前,又聚集著許多白髮蒼蒼的耄耋士紳,他們將代京師和天下的百姓在金水橋畔向朝廷跪進賀表。而大內的後門神武門,此刻尤其繁忙,進進出出的人和車甚至比其它三個大門更多更雜亂。這兒是紫禁城,重要一禁就是禁止喧譁。身披鎧甲、手執刀槍的神武門侍衛們,只那份威嚴兇猛就足以維持禁令。所以,若站在景山高處朝南俯視,宏偉高大的宮門下那些來往人眾,頗像忙忙碌碌的無聲的蟻群。

最東頭的門口,有一群螞蟻聚集不動——一律的瓜皮小帽藍長袍,外罩一件色彩鮮豔的琵琶襟馬甲——那正是今日奉召進宮唱戲的京師名伶們,等人都齊了以後,由昇平署管事的領他們進門。

宮裡和昇平署都有專為伺候萬歲爺的戲班子,技藝也算得超群。不過,生旦淨末丑連同教師鼓師樂師,都是太監,大概看得多了就覺出少點什麼,所以,年年萬壽節、聖壽節、千秋節,還有元旦、中秋、冬至三大節,常要召請京師民間尖頂尖的名伶進宮唱戲。且不說皇家賞賜特厚,就是這份榮耀也了不得。進宮唱過戲的都被尊稱為“供奉”,得了供奉的美名,就等於說此人是梨園行的巨擘,立時身價百倍。所以,就是那些兇巴巴的侍衛、冷冰冰的太監,對這些常常進宮的供奉也比對常人客氣得多。

今兒這一群供奉和往常不大一樣,攙和了不少十二三歲的小童伶。他們跟那些名伶一樣打扮,也揹著一個裝著自家專用化裝物品的藍布小包袱。至於他們的戲箱,也跟供奉們享受同等待遇,已提前送進宮裡大戲臺的扮戲房了。

“菊如,你也來了。”有人招呼。

菊如是柳知秋的表字,他連忙回頭看,原來是他的一位在梨園行很有地位的師叔,經常應召進宮的老供奉。也就是他,換了誰也不敢在這兒這麼大聲說話。柳知秋連忙趕到近前打千兒請安問好,然後賠著笑臉壓低嗓子說:“好些日子沒見了,前幾天我們還唸叨著要去給您老人家叩頭呢。”

老師叔一扭臉,瞟了柳知秋一眼,略動動腰肢,習慣地帶出紅氍毹上唱小旦的嫋娜,笑罵道:“小猴崽子,嘴倒甜,哄誰呢,早把老師叔撂脖子後頭去了!快領過來,讓我瞧瞧你家的柳搖金!”

“哎喲,好我的師叔哎,都叫人傳訛了,怎麼連您老人家也知道啦?”

“咱梨園行不傳這個還傳個啥?少�嗦,快領來我看!”

柳知秋不敢違拗,趕緊把正倚著護城河岸牆小聲聊天的三個孩子帶了過來。老師叔一把就攥住了天壽的小手,說:“沒錯,這就是柳搖金!”

他上下打量,把小天壽翻過來掉過去,又捏臉蛋兒又摸手,不住地點頭,嘴裡還嘖嘖稱讚著“難得難得,出類拔萃,前程無量”等等。

孩子窘得就要哭出來,柳知秋也顯得不安,連忙把另兩個弟子推到老師叔面前,說:“師叔您再看看這兩個。”

老師叔又把天福天祿哥兒倆照樣折騰一氣,末了說:“百裡挑一,也是好孩子!都叫什麼名兒?有字嗎?”

柳知秋回了三個弟子的藝名,並告訴老師叔:天福姓林,字秀松,習生角,是自己的義子;天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