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骨骼,橫躺豎臥,萬分痛苦地掙扎在茂陵山下,成為烙印在心底無法揮去的夢魘。
劉徹突然問司馬遷,你寫《太史公記》,要寫這件事嗎?
司馬遷點頭。敢於表態是文人最大的抗爭了。
劉徹問,你怎麼寫?就說我殘忍好殺,說我不體恤人情,是個殘暴的皇帝嗎?
司馬遷不回答。沉默也是文人的表態,表示意志上的固守。
劉徹咆哮了:別以為你什麼都明白,你司馬氏自詡是黃帝的子孫,也是貴族的後裔,要是你做了皇帝,你怎麼辦?你也得殺了他,燒了他。不管是成百人,還是上千人,只能焚之一炬!你以為我想這麼幹嗎?我要讓你看看什麼是皇帝的人性。吳福你帶他去。
劉徹的手指哆嗦著,用手指點戳著司馬遷,你帶他去韓城,去看看那兒的人。告訴他,不許他說一句話,給他換衣服,換成你手下人的衣服。
劉徹走近,說:你要是多說一句話,小村所有的人,全都得一死。
司馬遷 第十九章(1)
司馬遷心裡很悲憤,吳福不由分說就帶他去宮內,給他換了一套衣服,這穿戴跟宮裡的宦豎沒什麼兩樣。吳福說,司馬大人,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你千萬別說話,只跟著我就行了。你要說了話,那裡的人都會一死。吳福扯著他上車,兩輛車急衝衝向長安城外而去。司馬遷感到蒙受了羞辱,最大的羞辱來自這一身宦豎的衣服,這讓他明白了,穿上這一件衣服,他就是閹豎,說什麼中書令,說到底也不過是皇帝身邊的閹豎。文人的心不由悲憤起來,看著窗外的山坡,秋日的山應該像茂陵一樣,呈一片蒼涼。於是,司馬遷突然想到了,他能寫一篇賦,表明他的心境,這篇賦就叫做“悲士不遇賦”吧。
他吟哦道: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
恆克己而復禮,懼志行之無聞。
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