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步內變換陣型乃是玄甲精騎的拿手絕活,要知道之前就是漢軍鐵騎營向來號稱騎射無雙的白馬營也要花費一百三十步的時間,由此亦可見玄甲的操練嚴格到了何等地步。 如今在齊禮城下天竺之中一出手便讓對方目瞪口呆!然而今天羅馬軍團的驚訝註定不會簡單的結束。
兩百步,分做三佇列出箭頭陣型的黑甲騎士齊齊伸手向背後一探,一把精巧的弩-弓就出現在手中,那數千人如一人的整齊一致令得所有羅馬騎士心中吃驚,這到底是哪裡來的騎兵,絕對不是銀月帝國所有。
而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便聽聞一陣“咔咔咔卡”的響聲面前立刻就出現了一片有如烏雲般的箭雨,看著還遠啥那就到眼前。一時間羅馬騎士的衝鋒隊形之中是人仰馬翻!不知多少人中箭從飛奔的戰馬上跌落,就算不死都會被後繼而來的戰馬踩成肉泥,慘叫聲瞬間不覺於耳,原本齊整的陣型也變得混亂不堪,而對方騎軍的第二次射擊隨即便接踵而至。
很多羅馬士卒至死都有一個疑問,如此高速賓士的戰馬之上如何射出這般精準的箭矢?而且還是列陣齊齊放箭,對方就不怕傷到自己人?又哪來這許多騎術高明之人?可惜這個問題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答案了。
當年漢軍之中有一句話形容士卒平時的操練,那便是“騎觀白馬,步看龍虎”!步軍之中龍驤虎衛向來並稱,騎軍之中就是已故鎮西將軍嚴綱嚴仲甫所統領的白馬營,他們的看家本領乃是騎射。白馬士卒的騎射威力巨大,極為精準,就連匈奴烏桓也要甘拜下風!這些從何而來?自然是平時嚴格的操練,要知道白馬營在操練之時從來都是無鞍馬,包括行軍之時也是一樣,只有在戰時嚴綱才會下令給戰馬配上雙邊馬鞍!本來在無鞍馬上就極為熟練的騎射有了雙邊馬鐙的輔助威力便是更加強大!
嚴綱是劉毅愛將,對劉信又是極為喜愛,白馬營的訓練手法和很多他壓箱底的絕活都毫不藏私,可以說劉信的玄甲繼承了白馬營的所有優點,對魯王來說嚴綱亦是值得尊敬的叔父。前年仲甫病逝,劉毅讓太子劉桓和魯王劉信親自為之扶靈,劉信更是足足守了三夜。
但縱然是白馬營在此也不可能與高速賓士的百步之內連發四輪箭矢,能做到這一點的天下也屈指可數,北平軍統領太史慈無疑算一個,老將軍黃忠也能做到,可他們是什麼人?單以射術而論此二將加上早已故去的飛將呂布就可稱大漢前三,玄甲再如何精銳也不可能人人如三人一般。
玄甲鐵騎之所以可以在百步之內發出四輪弩箭除了紮實至極的騎術以及雙邊馬鐙的輔助之外,便是有賴與他們背上那一把小巧精緻的弩-弓,“甘月神弩”!此弩可裝十支弩箭連發,二百步之內-射穿兩寸厚的牛皮!
“甘月神弩”便是之前步軍“秋月弩”的加強版本,且威力至少是以前的兩倍體積還更加精細,亦是器具所這兩年打造出的軍工精品!其關鍵人物則是開元天子的月妃白墨奇女子秋月夜,那秋月弩亦是以她命名,此乃劉毅為器具所定下的規矩。因為秋月夜正是甘寧失散多年的小妹甘萍,因此恢復了原姓也保留了月字,這便是“甘月神弩”的由來了。
此物威力極大打造也是極為困難,大漢器具所今年的產量是三千六百七十二具,看上去不少可八九十萬漢軍加上暗影天耳這麼一分哪兒還有多少,便是魯王劉信為了湊齊這三千具“甘月神弩”都費了一老鼻子勁。這也就是二皇子人緣好,嘴也甜,看著他一聲聲叔叔叫著便是張合徐晃這般的大將也不好意思拒絕,加上他還有太子劉桓的大力支援,整整花了三年時間湊齊三千具秋月弩,如今在戰陣之上便可見此利器的威力!
拋開優秀的戰馬與輕盈堅韌的戰甲,“甘月神弩”,“百戰馬刀”,以及到了百步之內玄甲鐵騎收起弩-弓之後投出的“飛神槍”,便被並稱為玄甲鐵騎的三大利器!羅馬騎士在突如其來的四輪弩-弓打擊之下傷亡慘重,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起了盾牌,可接下來玄甲騎攜衝鋒之勢奮力投來的標槍就是盾牌都無法阻擋,一時間也不知有多少羅馬騎士的戰盾被穿透!
經過這兩輪不斷地巨大打擊,蘇哈斯的親衛騎軍已經徹底亂了,很多人選擇了後撤,這不是羅馬騎士不夠英勇或是戰鬥意志不強,只不過在一直一面倒的情況下忽然遇到這樣一支可怕到極點的敵人的確很容易讓人崩潰。就在此時玄甲騎已然衝到了近前,馬上騎士人人舉起戰刀。
玄甲騎的戰刀和重騎營一樣都是厚背刀,極為利於做出劈砍的動作,隨著大漢鑄造和冶煉手段的不斷進步戰爭武器也變得越來越為鋒利耐用。很多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