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強漢之念終不忘(2 / 2)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與賈詡一頷首這才落座,三人坐在車廂之內亦絲毫不見擁擠,也沒有半點氣悶的感覺,很是舒適。劉毅親手為親者倒上一杯香茶方才言道:“張太守治理上黨,政通人和,如今天子親加太守為虞城侯,增邑五百戶,想來不過旬日聖旨就會來到上黨了。”朗生是從來不會吝嗇對屬下的賞賜的,如今有了天子還是效果更加,畢竟漢末對於正統還是很看重的。

“揚多謝天子恩典,冠軍侯提攜之意。”張揚聞言心中亦自歡喜,便是正色施禮言道,言語之中不會忘了提到冠軍侯,也是表達一種心意。朝中之事他還是頗有耳聞的,原本劉毅早就想調他去州府,但張揚本鄉本土難捨,這麼多年在上黨又有深刻的感情,關鍵還在在君侯麾下亦十分順心。

“那是張太守自己之能,不許謙虛,今晚便在城中先為太守祝賀,明日一早毅便要往河東去了,聽井然言及似乎今年的河水頗為洶湧。”劉毅一擺手笑道,至於後話就是他的風格體現了,政事軍事他都是追求效率。至於眼中那個井然則是器具所中專司觀測黃河水文之人,月前還有書信往晉陽。

“治理大河,事關民生,亦只有君侯會親力親為,上黨臨近二郡,卻也不用主公親言,揚這裡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張揚頷首道,說實話修繕黃河的好處人人看得見,可也是件風險極大之事,比如說上一任刺史丁原就不會如此,但劉毅在數年之前就開始做此事了,他內心之中是極為認可的。而眼下上黨郡在幷州八郡排名之中僅次於雁門與太原,可說是十分富足。

“好,張太守一片公心,毅深敬之,此次修繕河道,太守與申太守處都需要動用民工人力,還需早些安排妥當才是。”劉毅聞言欣然道,他麾下幷州軍諸將在戰陣之上互相增員策應毫不含糊,地方上的官員們亦是如此。

“主公,人力揚自會全力保障,不過那些匈奴戰俘將軍能否給我留下一千。”張揚言道,和劉毅之間說話不需有什麼彎彎繞,直言便行。今次為上黨郡修建蓄水池的主力就是匈奴戰俘,不但能幹活肯出力,紀律性還是極好,哪怕沒有人看守他們都不會逃跑,工作起來更是效率極高。

“一千?留下八百吧,黃河修繕可是大事。”劉毅微微沉吟一番言道,當日榻頓攻擊北匈奴,便有飛雲騎和白馬義從相助,後來擊潰呼灼泉烏桓便給大漢送來了兩萬名匈奴戰俘,劉毅對此當然不會拒絕,如今這些戰俘除了女性和孩童被安排在牧場中之外,所有的壯年男子都編入了民夫隊。

在異族戰場之上,對待俘虜可是十分殘忍的,似董卓當年活烹戰俘只是家常便飯。而落入漢軍手中對匈奴戰俘們而言已然算是極大的幸運了。到達朔方郡的第一日,內中女子孩童還有一些病患就被劉毅挑了下來,她們不能用於重體力勞動,但放牧卻是拿手好戲,可不能浪費。

應該說劉毅的這個舉動立刻就贏得了匈奴戰俘的人心,到達燕侯治下他們就沒有收到過任何虐待,反而還有衣可穿,有食果腹。加上各軍督導宣導訓導的宣傳鼓動,為大漢出力五年就能贏得漢人的身份,更能與家人團聚,立刻便讓戰俘們的求生意識燃燒起來。而這般手法也只有劉毅能用,神威天將軍的威望不但可以讓匈奴戰俘老老實實,更能讓他們相信。

有了希望,有了神威天將軍之言,匈奴戰俘自然是幹勁十足,幷州道路的平整,紫禁宮的建造他們都出了很大的力,且在這個過程之中更是感受到了在大漢做活的好處。要知道劉毅對民夫隊的補給是僅次於軍隊的,這些匈奴戰俘身強力壯都是極好的勞力,他用之當然不會虧待,因此食宿方面都有保證,和那些被烏桓俘虜的同伴相比,大漢給與的待遇簡直是天淵之別。

“多謝君侯。”張揚沒有任何猶豫立刻言道,隨即劉毅微微搖頭與之對視都是會心一笑。很顯然張太守想要留下的戰俘數量怕還不到八百,但常年與燕侯打交道多多少少都知道他的習慣,因此開口可不能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