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六皇子七皇子,他們進幽州書院還要考,還要和普通學子一樣排隊?”這個衣著考究的中年人來自益州,是當地頗為有名的一個富商,今年是送愛子來考試的,倒不是益州本地沒有書院,而是能考進本院的話那是他一大家子的光榮。∏∈,益州歸屬劉毅較晚,雖然也得到了陛下的極大好處,可眼前之事他還是無法相信。
“不考?你可聽說過有人不考就能進幽州書院?有戲大人賈大人走什麼門路也沒用。陛下他老人家是聖人臨世,不光對咱們百姓好的沒話說治家更是極嚴,當年太子殿下和魯王殿下都要憑本事考的。”本地人說到這裡一副與有榮焉得的口氣。
“恩,陛下真的是聖人臨世,這幾年咱們蜀地的百姓也沒一個不服的,這一趟來北平真是大開眼界了。”外鄉人由衷的讚歎道,北平的繁華與所見很多都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這下回去可有談資了。
其實在皇宮之中皇家子弟是有著專門的學習機構的,似甘寧趙雲張虎登重臣的子女也可以在此讀書。此次劉仁劉禮來考幽州書院也是出於心高氣傲要一會天下才俊,這個想法他們先是告訴了大哥,後來劉毅亦是得知,對此郎生大力支援,但有一個條件,不能搞任何的特殊,完全依靠自己的真實本領!
做出這個決定劉毅亦是另有考量的,華夏有一件事情是自古以來就躲不開的,那便是人情!尤其幽州書院天下聞名。壓力大到什麼程度,有時候劉毅都會覺得十分為難,戲志才曾經感嘆每年書院招考之時他都要瘦上十斤!今年虧了有大戰在即終於可以輕鬆一年,接替他的則是同樣以鐵面無私而著稱的向郎。劉毅此舉亦無異在做宣示,朕的皇子都如此,你們看著辦吧。
幽州書院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魔力?看一看接下來的資料就知道了,近二十年間他為大漢培養了各級官員數千人,就在北平朝中都有超過半數的官員乃是書院出身。哪怕不在官場,幽州書院亦為器具所和各個行業輸送了極多的人才,要名聲有名聲,要地位有地位,富商也不在少數,如此的地方豈能不吸引天下之人?
坐落在北平西北郊的書院經年年擴大如今已經是佔地數千畝,擁有十幾個子學院,師生一處近萬人的高等學府,加上週邊的各種服務措施與配套,儼然具備了作為大漢都城北平之衛星城的資格。此處求學之風極濃,就連那些商人小販都是文縐縐的,平時有點爭執還要引經據典,在這裡言行魯莽可是最讓人瞧不起的。而隨著大漢的不斷擴張,現在還有更多的異族學子在此求學,比如說現在的烏桓大族長呼延玉當年就曾經在這裡苦讀。
比之當年,如今幽州書院那高達六丈的三跨大門可謂氣勢士卒,頂端牌匾上四個大字“天下文樞”雄勁有力,兩邊的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亦是龍飛鳳舞,此皆出自開元皇帝手筆,當然那一副對聯是從新換過的,之前的書法早已入不了如今劉毅的眼了。
進入學院大門首先是一個圓形的巨大花壇,正中矗立著一尊高有三丈的石像,底座淨高一丈漢白玉打造。石像乃是一名峨冠博帶的老年儒者,手持書卷做淳淳教誨之狀,面目和藹慈祥,整個石像雕工精美,人物栩栩如生,一看便是高手打造。
從此路過的學生和師長都會對石像行禮,目光之中皆帶著發自內心的尊敬。此人是誰?乃是幽州書院第一任院長劉虞,自書院建立他便一心撲在此處,近二十年勤勤懇懇嘔心瀝血,也不知為大漢培育了多少英才,直到兩年前因病辭世。
其時劉毅諡劉虞為文正公,親自為其主持葬禮,聞聽此訊,四方趕來弔唁者陸陸續續有數千人。開元皇帝更是寫了“謙謙君子風,殷殷長者意,書院苦耕耘,桃李滿天下。”的詩句鐫刻在漢白玉底座的最上方,可說劉毅雖然談不上文采斐然卻是一片真心實意,劉虞確是他最尊敬的人之一。
自從當年從公孫瓚手中將之救出,劉虞給了劉毅最大也是最為堅定的支援,可說劉毅最早能夠極快的安定幽州全景此人功不可沒,尤其後來不為名不為利,一心教書育人長此不懈更令人欽佩。
對於一些人所說劉虞的石像將劉毅的題詞踩在腳下郎生更是難得帶有怒氣的給予了駁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不敢有片刻惑亡,萬民皆可在朕上何況劉公這般百世師表之人?此論可以休矣。”
除了教書育人,劉虞的愛才之心也是舉世皆知,在幽州書院的名人館中錄有其很多的事蹟。他可以為了劉毅某一句稍有忽略的評語連夜趕到京中,早間等候皇上上朝前與之指出,也能拖著重病之軀批改學生的考卷,為之指引方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