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郭嘉則更多講解計策的運用,奇襲的時機,伏兵的選擇,火攻之中的地形選擇與風向識別;而賈詡所講的就是一門很新鮮的學問了,燕王名之為戰陣觀心,此處所講就是如何從敵軍排兵佈陣的種種跡象去推測主將的心態與kěnéng採取的戰術,這一科目是專為校尉班設定的,他們極有kěnéng晉升為將而統領更多的人馬,本來按照劉毅的想法這門科目是為各營統領而設立的,可眼下卻還méiyou將他們也請到武院中來的條件。
所有這些科目的設定與講解的細節都是建立在劉毅親書並與極為軍師反覆研討去蕪存菁的那份教學大綱之上的,對於軍中將校的教學必須要有一個系統的規劃,所有科目也必須有的放矢,其中詳細繁複之處難以言表,否則又怎能花去劉毅足足兩月的shijiān?
為了加深學員們的印象,每次理論教授之後就會伴隨這實際演練,參與演練計程車卒則來自燕王直屬的老四營與親衛營,如此學員們學到的知識可以tongguo實踐加以鞏固,而老四營與親衛營計程車卒們亦可從中得到操練,可謂相得益彰,對於這樣的方式學員們很是樂於接受,bijing很多學員的底子有限,光是理論教授很rongyi讓他們覺得枯燥。
為了操演的需要,此次幽州武院的校場也提前jinháng了擴建,當日舉行整軍典禮的只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比之稍小的校場還有六個,可是在學員們高漲的熱情之下,這些校場顯然是不夠的,每日武院的門口都會有告示貼出宣示今日的校場為何者使用多少時辰,而學員們進入教舍之前的第一件事情往往便是駐足此間仔細檢視告示。
針對士卒操練當日燕王曾有一言,“操演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話yijing被各軍統領奉為經典並運用到了實踐中去,甚至在操練之中還會出現士卒的陣亡,因為各軍統領在追求操練力度的同時也會將之更為貼近實戰,在幽州軍各營的對練之中都是未開刃的真刀真槍,只有如此才能讓新兵們體會到真正戰陣的gǎnjiào,使得他們一旦面對實戰便能很快的加以適應,在這個角度而言多付出一些傷亡的代價是值得的,否則高覽豈能在麾下士卒過半新兵的情況下死守孟津三日?
此時燕王親書的這十個大字被武院中人寫在校場邊醒目的木欄之上,亦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操練中計程車卒要謹記此言!今日在主校場之內操演的是一部士卒之間的對抗,共分為十場,每一場的指揮者都是二十名司馬班中的學員,十人分為一組,必須在操演的前日就詳細商議出今日戰陣的方略與陣型的變換,bijing千人之間的對抗還是要受到條件制約的,不kěnéng人人都有獨立指揮的機會,但這在另一方面也能加強他們之間互相配合的能力,在今後的戰場上是可以發揮極大的效用的,bijing以後的戰役之中恐怕都會是大兵團之間的對抗。
這樣規模的演練劉毅是不會錯過的,他正站在高臺之上觀看著臺下兩隊士卒之間的廝殺,雙方在頭部纏上紅色及huángsè的緞帶以示區別,此時互相之間的拼殺正jinháng的如火如荼,這一戰乃是青龍營對玄武營,雖然同屬於老四營可在正面交鋒之中他們不會有著任何的留手,劉毅的性格決定了他麾下士卒的性格,那是死不認輸!
在士卒的選擇上,劉毅叮囑麾下定要做到儘量的平衡,老兵對老兵,新兵對新兵,避免因為戰力不均而體現不出學員們的指揮能力,青龍玄武二營對於對方都是極為熟悉的,在戰力上可說是勢均力敵,此時就是檢驗學員們能力的shihou了,戰前對沖的陣型演變誰也méiyou佔到對方的便宜,雙方士卒在變換了數次之後幾乎同時撞在了一處,jiliè的廝殺就此展開,這一次二營士卒手中的武器換成了木棍,bijing他們與那些軍司馬之間還缺乏熟悉的配合,而這對學員們而言又是一個難題,如何能在最短的shijiān只能掌握熟悉一部人馬顯得極為重要。
這樣的操演從清晨開始直至午間,劉毅始終在高臺上認真觀看,陪在他身邊的還有負責這些軍司馬教學的教員,他們要在實戰之中找出學員們的不足再有的放矢的給予加強,而在對戰jinháng了五場之後劉毅方才離開了高臺前往另一處校場巡查,以他的眼光更能看出學員們在戰陣之中表現出的優點與不足,讓他欣慰的是這些學員們雖然在對戰之中還有著不少的欠缺之處但其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大綱上的知識yijing被他們記在了腦海之中並加以實踐,凸顯出了此次教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