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燕軍反攻號角的吹響,狼三亦要進入尾聲,小諸葛全力以赴的同時也要為新書做一些準備,相關的章節或是內容會發在群裡供大家討論,再忙完這一陣時間就會充裕起來,到時再與兄弟們多多交流,你們的意見是小諸葛最需要的。看大家聊天魔方兄的求職已經敲定了,希望前程遠大,還有月餘時間,大家陪狼三走完完結之路。)
此次揚州大軍渡江前來,劉毅親自率軍迎擊便已然做好了要與之全力糾纏的準備,劉關張再加上諸葛亮黃忠,這恐怕可以說得上是另一個時空之中蜀漢的核心力量了。與曹孟德相爭多年,對劉備朗生一直只是限制為主,在戰略上他始終有著明確的傾向,此次大戰揚州的立場顯露無疑,他與劉備之間也不會再有盟好的可能,這般潛力巨大的敵手絕對不能再讓他心無旁騖的發展下去,要打就必是全力一擊!
漢中戰局有張虎掌控,大將張遼張合以為臂助,曹軍不太可能有反轉的機會,兗州之處燕軍亦是優勢在手,張燕騷擾荊州之地同時展開,透過此戰打擊曹操的目的已然完成了大半,騰出手來的劉毅心中更加堅定了消弱劉備的決心,有親衛白虎玄武三營在手再加徐晃的龍驤軍與麴義的烈火軍配合,就兵力上而言對揚州軍亦不落下風。
戰場之上時機稍縱即逝,劉毅奔襲前來自是兵貴神速,曹仁不敢出擊是在他的預計之中的,畢竟眾寡之勢在此,借這般做法打擊一下對方計程車氣只是順手而為,亦是漢中之戰大局已定之後朗生心情輕鬆的一種體現。最為令他擔心的一路已然無憂,接下來的大戰敵軍在強大的燕軍面前不會有勝利的機會,哪怕對手是諸葛孔明也難以逆天。
魯國之南乃是燕軍疾風軍的營地,在劉毅傳出軍令之後賈詡龐統已然下令高覽派遣一萬精兵先行攻佔距其不過三十餘里的安樂以等待燕王及徐城這一路人馬前來匯合,以眼下魯國之處的形勢燕軍主動在握稍稍分兵並不影響大局,曹軍留在此處的郡國士卒又怎能是高覽麾下主力的對手,加之安樂本身就非堅城,此時已被燕軍攻佔一日。
劉毅的親衛營自曹仁營寨與魯國城下穿行而過,於文則與曹子孝未必便知其乃迎擊劉備而去,至少他們心中還要顧及劉毅親自坐鎮與此攻擊魯國的可能。趙雲高順等人雖亦是天下有數的戰將可論道分量與燕王相比還是要輕上許多的,朗生堂而皇之的亮明身份也有這番考量在內,他不會放過任何能給敵軍施加巨大壓力的機會!魯國終究要被燕軍踩在腳下,進而兗州全境落入自己掌控之中也只是時間問題,就算劉備揚州軍加入戰場,燕軍在中原之處的優勢仍舊難以動搖。
親衛軍在管亥洪彪等人的率領之下沒有片刻停留的向著安樂而去,他們要和疾風軍同袍完成換防,而劉毅此時卻並不曾雖軍而動,既然已經到了魯國城下,他自然要與參加此戰的趙雲高順高覽太史慈等燕軍主要將領一會。眼下燕軍遼東軍的主力佇列還在行進之中但趙雲高順二將已隨騎軍先行趕到北平軍中,燕王一到二將亦要來此。
除子龍為一方之帥外,高順高覽太史慈都乃燕軍高階戰將,對於魏延奇襲子午成功的意義他們不會不清,此時在疾風軍帥帳之中的氣氛顯得頗為輕鬆,曹仁和于禁之間的守勢配合固然精妙但疾風北平二軍協作作戰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城外曹軍的營寨被進一步壓縮,在眾將的預計之中最多再花上三日他們就能將城外敵軍逼到魯國城中。
方剛見到燕王的身影,第一個上前相見的便是北平軍統領太史慈,子義這是為了在東平被曹仁突然棄城而走未能加以有效攔截前來請罪的,在他心中不管曹子孝的選擇的時機如何出乎意料,之前的安排亦是頗為巧妙可讓其順利的來到魯國與于禁合兵一處加大了燕軍攻取此處的難度便是自己的失職,亦早有書信向燕王詳述己過。
平心而論在東平城曹仁的突圍之中太史慈的確犯有一定的過失,也許北平軍的確無法阻擋曹仁猝然而發的全力突圍但只要北平疾風二軍配合默契還是存在著將其擋在魯國以北的可能的,劉毅相信若是換了張合徐晃二將在此結局可能便會有所不同,在為將之能上子義雖亦是不凡但較之前兩者還存在著些微的差距,加之曹仁又乃不可多得的良將,其與高覽之間亦存在配合上的生疏,這才造成兩路敵軍合流。
不過對於大將而言有時成長也是需要認識自己的不足來取得的,子義之後率軍與高覽之間的協作以及如今主動請罪的態度便可以證明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失所在,而高亭軒亦是上前坦承他亦有阻擊不利之責,二將都有如此的擔當,身為總領全軍的統帥劉毅此時自然不會苛責,縱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