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3 / 4)

小說:盛唐煙雲 作者:那年夏天

賞某個人,也不能公開地貶低某個人。否則都會給對方或者自己帶來不測之災。他甚至連在生母的忌日哭幾聲的權力都沒有,否則一旦被有心人記錄下來,到父親那邊借題發揮……

有時候,太子李亨甚至羨慕自己那些才能和智慧都很普通的兄弟,至少他們能活得自在一些。但是他又不得不時刻保持著警醒,以免真的有一位兄弟比自己更得父親的寵愛。畢竟太子這個位置,一登上去,就再也無法平安退下來。否則,結局必然會淒涼無比。

好在他的一眾已經成年的兄弟們,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表現得比他更為出色。這些皇子們或者有能力沒野心,或者有野心沒能力。唯一一個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榮王琬,又因為在河南戰場毫無建樹,徹底失去了父親的信任。聞聽洛陽被叛軍攻破訊息的當夜,李亨坐在太子府大堂中,整整一夜沒有睡。外界都傳說他心憂國事,輾轉無寐。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當時的心情是何等的悲喜交加。

悲的是,在年邁的父親手裡,大唐國勢已經糜爛到了如此地步!而喜的卻是,榮王琬從此再也不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儲君之位。

儲君,一儲就儲了十七年的儲君,即便是一堆最耐儲的蔓菁,也儲成灰渣子了!但是隻要父親還在位一天,他就必須繼續耐心地儲下去。哪怕心裡頭有多少雄圖偉略在燃燒,燒得全身血液骨髓都近於乾涸。

“……立刻將大宛軍的戰績刊刻成邸報,昭告天下。朕要讓天下人看看,我大唐到底還有沒有善戰之將!”御案後的老傢伙終於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太子李亨也迅速回過神來,裝出一幅正在虛心學習的模樣。

“臣遵旨!”中書舍人宋昱上前領命。聲音喊得無比響亮。

大唐天子李隆基迅速看了看他,皺著眉頭說道:“這份戰報裡提及的宋武,是你的弟弟吧。朕隱約還記得他!”

“回陛下,臣的胞弟宋武,亦時刻感念著陛下當年的教誨之恩。所以才每戰必前,奮不顧身!”中書舍人宋昱非常善禱善頌,弓下身子,朗聲回應。

“好,好,年少有為。你們兄弟兩個都年少有為!”李隆基被拍得很舒服,對著宋昱連連點頭。“這樣的少年才俊,朕不會虧待他們。楊卿,你可想過朕該給他們什麼賞賜?”

“謝陛下厚愛,為陛下做事乃微臣和舍弟分內之事,不敢居功!”搶在楊國忠回應之前,宋昱又趕緊表態。

他越是這樣,大唐天子李隆基越覺得其忠心可嘉。擺了擺手,笑著道:“哎!哪有立了大功卻不給封賞的道理?!那讓朕以後拿什麼去激勵其他將士!要賞,全部重獎,以鼓勵我大唐將士為國效命之心。”

“臣遵旨!”看到火候已經差不多了,楊國忠閃身出列,接替了宋昱的工作。“王明允春天時才實授的大宛都督,不宜提拔過速。臣以為,陛下可以增其爵祿,以示榮寵!至於宇文至、宋武兩位將軍,這幾年一直與王明允將軍並肩作戰,勞苦功高,宜……”

“都要授以顯赫職位。現在乃非常之期,只有重獎有軍功者,才能令將士們為我大唐效死力。”李隆基正在興頭上,根本沒耐心聽楊國忠把話說完。“包括王明允,也要繼續提拔。難道春天的時,朕封他的大宛都督之職,是白給的麼。若是有人今天替朕殺了田承嗣,朕酬了他的功,明天朕就不需要他繼續追殺安祿山了麼?”(注2)

“臣,尊旨!”楊國忠沒想到事情進行得比自己預計還順利,又驚又喜,拱手領命。

李隆基卻覺得不放心,略加思索,繼續說道:“王明允這麼善戰,又這麼年青,只做一個大宛都督,的確屈才了。封常清如今戴罪立功,不宜再兼任安西都護府大都督之外的其他職務了。這安西節度府支度使的實職,就授予王明允吧!”

一語說出,滿朝文武皆驚。節度府支度使,負責掌管大軍糧餉輜重,權力僅次於節度使。按照慣例,這個職位通常由節度使本人兼任,或者由節度副使暫領。李隆基把支度使的職位給了王洵,又特地點出了封常清戴罪立功的身份,實際上等於變相指明瞭,準備讓王洵做安西節度使的第一順位接任者。

這個封賞,的確有些太重了!也徹底打亂了楊國忠事先從西域調兵回京師的謀劃。因此,非但太子李亨和高力士陸續出言奉勸李隆基施恩切忌過厚,楊系官員,也紛紛開口,認為以長久計,不宜將少年人一下子捧得太高,以免其日後強極而折。

不到二十歲就實授節度副使,的確有拔苗助長之嫌。李隆基心情好時,非常樂於聽從臣子們的忠諫。思索了片刻,點頭收回成命,“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