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小說:後西遊記 作者:標點

的遺胤。雖前面有些罪過,既後面肯改悔立功,也不消問,只是當照驗過了,可站半邊伺候,開關放你過去。”小行者走過一邊。

菩薩又問道:“哪一個是豬守拙?”豬一戒聽見,只推不聽見,不就答應。菩薩又問道:

“豬守拙為何不答應?”豬一戒方才走出來道:“菩薩叫我麼?我就是豬守拙。”菩薩道:“你既是豬守拙,你若是方才見過去了,不要求我照驗,我卻也罷了;你如今既來求我照驗,也須自供是哪裡出身,何人後嗣,平生有何功行,我好照驗。”豬一戒道:“我三人總是師父的徒弟,大師兄供稱的就是一樣了,我們何必瑣瑣碎碎又供?”菩薩笑道:“好胡說!一人有一人的立身行己,怎麼將他人的家世裝你的體面?還不快實實供來!”豬一戒沒奈何,只得搖頭擺腦的,供道:

“高老莊是故土,雲棧洞是舊府;

豬天蓬是我嫡親父,高翠蘭是我生身母。

陰陽濁氣結成胎,耳大嘴長太粗鹵。

幸喜遺精不待修,生來行力大於虎。

手握釘耙到處行,拿著野人當酒脯。

只因強橫大招愆,罰我為僧立功補。

若問西來立甚功?奔走程途不可數。

菩薩之前不敢瞞,只此便是我的苦。”

菩薩聽了道:“原來你也是豬淨壇遺嗣。自供倒也老實,且站在一邊待我照驗。”豬一戒走開。

菩薩又問道:“沙致和是哪一個?”沙彌答應道:“小和尚就是沙致和。”菩薩道:“你既要我照驗,也須自供哪裡出身,何人後嗣,平生有何功行。”沙彌道:“我小和尚出身雖還記得,委實比不得兩個師兄。”遂供道:

“流沙河是故土,出身微沒舊府;

父母雙亡總不知,金身羅漢是我老師父。

生身雖也賴陰陽,骨硬皮糙氣如蠱。

雖然愚蠢不足觀,卻會拿龍並捉虎。

手持禪杖但降妖,不吃人間酒與脯。

只因老實懶修行,罰我為僧立功補。

若問西來立甚功?挑擔跟著馬屁股。

只此便是我真供,優望菩薩照驗放行莫攔阻。”

菩薩聽了道:“原來也是沙羅漢弟子。都有些來歷,我也不好留難哪一個,都一概開關放行。但你們也要有些緣法過得去便好。若是善根淺,孽障深,掛礙過不去,卻莫要怪我。”一面說一面起身走下蓮臺來道:“你們都跟我來去開關。”闔堂侍者聽見菩薩分付,便一齊簇擁著出來。唐半偈師徒四眾也跟在後面,豬一戒低低說道:“這菩薩也會拉闊,精空的一條嶺,關在哪裡?”小行者道:“莫做聲,跟他去看他知。”大家走出寺門。

不知菩薩走在前面弄些什麼法力,忽嶺頭西邊突然現出一座關來,十分高峻雄壯。豬一戒看見,驚得呆了,暗暗與小行者說道:“我們方才在此立了多時,並未曾看見,怎轉轉身就有?就是魯班蓋造也無此神速,莫非又是蜃氣結成的?”小行音道:“一個菩薩,怎說蜃氣?還是我們方才不曾留心看得。”正說不了,只見菩薩又將唐半偈叫到面前分付道:“這關外雖也有條捷徑路兒轉得去,卻不是兩天去的大路,你還是要關內行關外行?”唐半偈忙作禮道:“弟子已蒙菩薩慈悲照驗,慨許放行,怎敢不由大道?還望菩薩開關。”菩薩道:“非我不肯開關,但我開關甚易,你們過關卻有些繁難。”唐半偈道:“不知有甚繁難?”菩薩道:“你要知過關繁難,可抬起頭看看這關額的三個字。”唐半偈忙抬頭一看,卻是“掛礙關”三字,便道:“弟子萬念皆空,有甚掛礙?望菩薩開關放行。”菩薩點點頭道:“唐聖僧可稱佛器。”又叫小行者三人到面前分付道:“你三人還是關內走關外走?”小行者道:“菩薩這句話是多問的,師父哪裡走,我們自然跟著師父哪裡走,豈有師弟分途之理!”菩薩道:“據你說來似乎有理,只怕走到中間有些掛礙,那時節師父卻顧你不得。”豬一戒對著小行者道:“大哥,你不要任性!菩薩說的是好話,大家也要熟商量,不然等我在關外轉吧。”小行者喝道:“呆狗才,不要沒志氣。”菩薩道:“既你們主意定了,我也難強。”隨叫侍者揭去封皮,將關門豁然洞開,道:“你們去吧。”唐半偈又作禮拜謝,然後叫小行者扶他上馬,沙彌挑行李,豬一戒跟隨,大家歡歡喜喜竟出關望西而行。誰知他師徒才出得關來,菩薩已叫人將關門緊閉。正是:

進修道力須當猛,接引婆心莫憚煩。

不猛前程何日到?不婆妙義幾時宣!

唐半偈師徒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