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小說:後西遊記 作者:標點

坐坐,等我去化齋來還你。”唐長老阻擋道:“你去不得,現今傳說這地方惱和尚,你又粗雜惡貌,必定惹出禍來。”小行者道:“還是我去。”唐長老道:“你已去過一次,也有些不王道。莫若待我自去,看光景可化則化,不可化則已。”說罷,跳下馬來,抖抖衣裳,拿了缽盂,竟往人家稠密處走來。到了一家,走將進去,只聽見書房中有人在內抱膝長吟。唐長老不敢唐突,立在窗前竊聽,聽得那人吟詠道:

“唐虞孝弟是真傳,周道之興在力田。

一自金人闌入夢,異端貽害已千年,

焉能掃盡諸天佛,安得焚完三藏篇;

幸喜文明逢聖主,重扶堯日到中天。”

唐長老在窗下聽得分明,知是要與和尚做對頭,不敢做一聲,因悄悄走了出來。只得遠行數步,又走進一家,只聽見那一家也有人在內吟詩見志道:

“不耕而食是賊民,不織而衣是盜人,

眼前君父既不認,陌路相逢誰肯親?

滿口前言都是假,一心貪妄卻為真;

幸然痛掃妖魔盡,快睹山河大地新。”

唐長老聽了,又暗自嗟嘆道:“不對,不對!”沒奈何復走了出來。又轉過一條巷去,走到一家門首,只聽得裡面琴聲正美,不覺一步步走將進去。將走到客座前,裡面琴聲剛剛彈完。唐長老忍不住高叫一聲道:“過往僧人化齋!”原來此處乃是一個士學的學堂,內中一個老先生領著十餘個小學生在那裡教書。此時午後,正功課已完,先生無事,彈琴作樂,忽聽見有人聲喚,因叫一個學生去看。那個學生跑出來看見唐長老,吃了一驚,慌忙跑了進去。先生問道:“何人哉?”學生道:“非人也!”先生道:“既非人,無乃鬼乎?”學生道:“人則人,而有異乎人者,故不敢謂之人。”先生道:“何異乎?”學生道:“弟子奉先生之教,聞人頭之有發,猶山陵之有草木也!而此人,遠望之,口耳鼻舌,儼然丈夫,得不謂之人乎?乃迫視之而頭無寸毛,光光乎若日月照其頂,豈有人而若是者哉?衣冠之謂何?弟子少而未見未聞,是以駭然而返,請先生教之。”先生聽了沉吟道:“噫嘻,異哉!以子之見,證吾所聞,無乃和尚乎?”學生道:“和尚,人乎?鬼乎?”先生道:“人也有鬼道焉!”學生道:“何謂也?”先生道:“西方有教主,譽之者謂之佛,毀之者謂之夷鬼。和尚亦稟父精母血而受生,豈非人乎?乃舍其所以為人,而髡首以奉佛。佛不可見而類乎鬼,豈非有鬼道乎?自我天王之開文教也,斥此輩為異端,屏諸中國不與同西土久矣!今日胡為而至此哉!予將親出視之。”因拂琴而起,走將出來。看見唐長老立在階下,因嘆息道:“禿哉、禿哉,果和尚也!何世道不幸也歟?”唐長老不知就裡,因上前打一個問訊道:“老居士,貧僧稽首了。”先生忙搖手道:“不消,不消!吾聞道不同不相為謀,無論稽首,即叩頭流血,予亦不受。”唐長老道:

“人將禮樂為先,貧僧稽首是致禮於老居士,何老居士一味拒絕如此?”先生笑道:“何子言之不自揣耶?夫禮尚往來者,言乎平施也。予文士也,於異端也,以進賢之冠而與不毛之頂同垂,不亦辱朝廷而羞士子哉!非予拒絕,禮當拒絕,尊天王之教也。”數語說得唐長老滿面通紅,立了半晌,因腹中飢餓,只得又說道:“佛法深微,眾生愚蠢,一時實難分辨。只是貧僧奉大唐天子之命,往西天雷音寺見我佛求真解,路過寶方,行路辛苦,一時腹餒,求老居士有便齋佈施一餐,足感仁慈之惠。”先生又笑道:“子雖異端亦有知者,豈不聞食以報功,雞司晨,犬司吠,驢馬司勞,故食之。子異域之人也,不耕不種,又遑遑求異域之空文,何功於予土?而予竭養親資生之稻糧,以飽子無厭之腹,予不若是之愚也!子慎毋妄言。”唐長老道:“西方久稱佛國,貧僧一路西來,皆仰仗佛力,眾姓慈悲。雖食之有愧,卻也倖免飢寒。不知老居士何故獨輕賤僧家如此?”先生道:“此有說焉,吾將語子。昔天王之未開此山也,萬姓盡貧嗔痴蠢,往往為佛法所愚,妄以為舍財佈施可獲來生之報,以致傷父母之遺體,破素守之產業,究竟廢滅人道,斬絕宗嗣,總歸烏有,豈不哀哉!幸天王之憐念此土,忽開文明之教,痛掃異端,大彰聖教,故至今絃歌滿邑而文物一新,無一人不欣欣向化,以樂其生。雖撻之佞佛而亦不願矣!子誠聞言悔過,逃釋歸儒,予之上賓也。若執迷不悟,莫若速速遁去之為安。倘貪口腹而濡滯此土,予恐其不獲免耳。良言盡此,請熟思之。予不敢久立以自取汙辱也。”說罷,竟踱了進去。唐長老見沒人瞅睬,只得走了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