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這次小弟覺得你太有些杞人憂天了。”這次站出來說話的質疑是子聰的親弟弟劉秉恕,劉秉恕沉聲說道:“廉希憲絕對忠於蒙古不假,但他更忠於忽必烈,同時也是一個擅長內政的清廉官員——這樣的人在阿里不哥手下是絕對吃不開的。現在察必已經代表忽必烈頒佈投降詔書,我們大可以遣使持詔去見廉希憲,向他分析天下大勢,說他投降獻關,未必就完全沒有成功的機會。至於使者人選,如果太師不棄,我願意毛遂自薦。”
“二弟,你聽我把話說完,再毛遂自薦不遲。”子聰微笑著擺擺手,示意兄弟坐下,這才向賈老賊合掌說道:“太師,小僧兄弟之言不假,小僧是把廉希憲一事做了最壞打算——不過廉希憲就算投降獻關又如何?最多不過讓太師的據關守河之策成功一半,另一半呢?北方天寒雨少,黃河水量遠不如長江,乾旱季節會斷流,寒冬季節河面會結冰,這樣的河流若要時常堅守,沒有十五萬以上的精銳軍隊休想成功!否則阿里不哥鐵騎一旦渡河成功,中原大地任他馳騁矣!大宋軍隊同樣將面臨被各個擊破之險——初出茅廬的大宋騎兵在南京路縱橫馳騁,遊擊作戰,騎兵眾多的忽必烈宋尚且拿他們無可奈何,更何況騎兵稀少的大宋軍隊?”
子聰的分析有理有據,知己又知彼,這下包括賈老賊和劉秉恕在內的宋軍眾將都啞口無言了,好不容易逮到機會暢所欲言的子聰卻不肯罷休,繼續分析道:“大宋現在北伐,這還只是在區域性戰場上面臨的劣勢,從全國各大戰場來看,大宋此刻北伐更為不利。為了牽制大宋軍隊,忽必烈命令四川劉黑馬、大理兀良哈臺和吐蕃八思巴聯手攻打重慶,使得賈太師不敢從四川抽調一兵一卒增援襄樊。雖然兀良哈臺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叛變獨立,但四川半壁江山仍然陷落敵手,剩下的一半也時時刻刻的面臨威脅,阿里不哥又怎麼放棄這麼一個重要戰場?”
“假如換成小僧是阿里不哥,那麼大宋一旦北伐,小僧必然讓出南京路,讓破蔽凋零的南京路困住大宋軍隊手腳,牽制大宋的龐大國力,轉而專心經營四川和西南。”子聰大言不慚的說道:“到那時候,小僧只要用很少一點騎兵兵力佈置在黃河以北,就可以牽制大宋一半以上的最精銳軍隊。主力軍隊則從鳳翔路南下四川,威逼軟弱的八思巴投降,利用蒙古人血緣親情,或用封賞,或用武力,恩威交加收服四川七萬戶和大理兀良哈臺,完成對大宋的戰略包圍。此後小僧再以西南、四川先攻大宋腹地,逼迫大宋國內兵力南移,騎兵再突然渡過黃河南下,利用南京路的平原縱深,將大宋軍隊精銳切割包圍,進而殲滅,而賈太師你首尾難顧,又如之奈何?”
“有道理,我們現在北伐,是很危險。”李庭芝倒吸了一口涼氣,成為第一個被子聰說服的主戰派。高達卻極不服氣的問道:“子聰大師,你說的話倒是有道理,不過阿里不哥有你這麼心狠……有你這樣的頭腦嗎?他的部下之中,又有你這樣的宏才嗎?”
“有,最少有一個。”子聰飛快答道:“那個人叫劉整,也許還要加上張弘範和阿里不哥的皇后也速臺。”
高達楞了一下,又問道:“這麼說來,依大師之見,我們大宋豈不是永遠不能北伐中原?”
“小僧沒說不能。”子聰慢條斯理的說道:“小僧對北伐的建議是——屯邊境,廣積糧,掃內患,平後方,虛委蛇,通運河,緩北伐。”
“好!”賈老賊忽然重重一鼓掌,大聲叫好,“大師的二十一字建議無比精闢,正是我大宋正道。只是‘虛委蛇’這三個字,本官有些聽不懂,難道我軍要坐視阿里不哥吞併中原,兵臨江淮威脅大宋嗎?”
“當然不能坐視阿里不哥吞併中原。”子聰微笑道:“太師難道忘了,你手裡正有許多可以抵擋阿里不哥的盾牌?”
“北方漢人世侯?!”賈老賊眼睛一亮,脫口叫道。子聰點頭微笑道:“大宋俘虜的漢人世侯具已投降,太師大可以上表萬歲,請皇上賜封他們大宋官職爵位,許以原有封地,允許他們世襲罔替,然後再把他們放回中原去,讓他們去給大宋抵擋阿里不哥。”
“把他們放回去?”宋軍眾將無不大吃一驚,向士壁更是大聲嚷嚷起來,“把那些牆頭草放回去?那不是給阿里不哥籠絡他們的機會嗎?到時候他們掉過頭來又跟著阿里不哥攻打大宋怎麼辦?”
子聰一聳肩膀,微笑道:“向將軍,你認為阿里不哥會有那麼大的本事嗎?忽必烈之所以能獲得漢人世侯擁戴,是因為忽必烈推行的乃是漢法,主張以漢人法度治理天下,並大力招攬漢人人才,任用漢人官員,所以中原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