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1 / 4)

小說:大宋權相 作者:

“直接與蒙古本土軍隊貿易,這確實是個利大於弊的交易。”宋理宗點頭,南宋貿易發達,但因為蒙古象蝗蟲過境一樣先後侵略並屠滅了阿拉伯和印度等國家,南宋地海外貿易大受影響,商貿收入銳減。能從與蒙古本土的交易中獲取鉅額利潤,也難怪宋理宗會心動了。不過宋理宗和賈老賊一樣,同樣看到了這件好事背後的危險性,宋理宗問道:“賈愛卿,既然如此,我大宋軍隊如果向利州東西兩路發動反擊,能有多少勝算?”

賈老賊愁眉苦臉的答道:“回皇上,依微臣看來,就我大宋軍隊目前的狀況,如果立即發動反擊的話。勝算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連半成的希望都沒有。”

“半成的希望都沒有?現在忽必烈正與阿里不哥交戰,又在鄂州慘敗在你手上。精銳盡失,怎麼能說沒有絲毫希望?難道我大宋軍隊真那麼不堪一擊?”宋理宗不悅地問道。賈老賊繼續苦笑——他之所以不願當著百官的面抖露阿里不哥的盟約,除了擔心主和派畏戰如虎並反對結盟外,還有就是擔心主戰派輕敵冒進,把南宋好不容易安定局面白白葬送。無奈之下,賈老賊只得把李妴對自己說那些不利條件對宋理宗複述了一遍,並加進去了國庫空虛無力再戰一條。末了,賈老賊又說道:“皇上,依微臣看來,我大宋與阿里不哥結盟、借他之手牽制忽必烈乃是上策,但是蒙古韃子天性卑劣,背信棄義的只是常事,所以對阿里不哥也不能完全信任,對待他的辦法最好是高調結盟,低呼叫兵,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尋機北伐。”

“高調結盟,低呼叫兵,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尋機北伐。”宋理宗將這句話反覆說了幾遍,若有所悟。賈老賊見宋理宗心動,便乘機說道:“皇上,我大宋之所以能攻滅金國,將金國皇帝屍首挖心祭祖,正是我大宋聯蒙滅金的國策之功。現在忽必烈地情況與金國十分相似,與阿里不哥結盟,符合兵法遠交近攻之理,對我大宋利益最為有利。現在阿里不哥主動派出使者求盟,正是我大宋的機會啊。”

“與阿里不哥結盟抗擊忽必烈,朕也反覆考慮過幾次其中利弊。”宋理宗緩緩說道:“但是有訊息說,忽必烈也向大宋派出了求和使者,想與大宋締結互不相侵犯盟約,能以忽必烈和平相處,不需耗費錢糧兵馬發動戰爭就可獲得利益,豈不更好?”

“皇上說笑了。”賈老賊微笑道:“忽必烈的為人如何,皇上應該心知肚明——他說地話如果靠得住。母豬都會上樹。他之所以提出締結盟約,不過是擔心皇上與阿里不哥聯手夾擊於他。等到阿里不哥的威脅一去,他定然會掉頭向南,重新侵犯我大宋疆土了。”

“可是我大宋與阿里不哥結盟,阿里不哥獲勝後如果又撕毀盟約向我大宋開戰,又如之奈何?”宋理宗淡淡問道。賈老賊自信滿滿的答道:“如果阿里不哥獲勝殺死忽必烈,那我大宋就可以說是贏定了。”

“此話怎講?”宋理宗驚訝問道。賈老賊微笑道:“皇上明鑑。忽必烈所代表的是蒙古的變法派,主張蒙古採用漢人禮法。擅長利用漢奸為蒙古韃子賣命,中原漢人皆可為之所用。而阿里不哥所代表的是蒙古的保守派,主張延續蒙古習俗,對漢人動輒殺戮,根本不給漢人活路,他如果獲勝,即便佔據中原。中原漢人也會群起反抗,不服蒙古統治,到那時候,就是我們大宋高舉義旗揮師北伐,光復中原地最好機會了。”

宋理宗不答,僅是反覆撫弄路邊地白玉石欄,顯然心中正在緊張盤算賈老賊所說地話。過了許久後,宋理宗終於開口道:“賈愛卿。如果朕答應與阿里不哥地盟約,阿里不哥又要求我大宋出兵攻打利州,如之奈何?”

賈老賊大喜,心知宋理宗已經傾向於接受與阿里不哥的盟約,立即答道:“回皇上,微臣反覆思量了一夜。覺得這件事可分三步走,一是藉口劉長平的國書丟失,派出使者北上與阿里不哥締結正式盟約,藉以拖延時間整兵備戰。二是請皇上下旨四川制置使俞興與瀘州守將劉整,命令他們小規模出動兵馬頻繁騷擾襲擊忽必烈在四川的劉黑馬部,牽制劉黑馬的軍隊,這樣既可以向阿里不哥交代,又可以避免戰事過大耗費大量軍費——如果阿里不哥的軍隊南下順利,戰況有利,劉整地軍隊再全力出擊。打通與阿里不哥的交通線。第三是斬殺忽必烈的求和使者。徹底與忽必烈撕破臉皮,並命令淮河南岸的軍隊虛張聲勢。軍隊頻繁集結和實戰演習,主動挑釁忽必烈守軍,做出要北上攻打忽必烈的假象,讓忽必烈不敢從南線抽調兵力北上,減輕阿里不哥在北方的壓力,以最小的代價盡最大努力支援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開戰。”

“你去安排吧,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