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地。”
“遵命。”劉黑馬的軍中主薄答應一聲,立即下去安排。劉黑馬又把兒子劉元振叫到面前,將信鴿帶來的情報交給劉元振,低聲交代道:“馬上派人把這個送去給劉整的兒子劉飛,順便把大汗開給劉整父子的條件告訴劉飛。讓劉飛去說服劉整,等到俞興和呂文煥開始動手除掉劉整之時,也就是水軍大將劉整歸降我蒙古之時了。”
“父親,孩兒有話要說。”劉元振抱拳說道:“孩兒與劉飛有過接觸,知道他是個卑鄙無恥之人,雖能言善道卻給人與誇誇其談的印象,光憑他一個人,恐怕難以說服劉整歸降。”
“那你說怎麼辦?”劉黑馬知道兒子的能耐,也知道兒子在判斷力方面不在自己之下,便向兒子反問道。劉元振沉聲說道:“孩兒想要親赴瀘州,說服劉整來降。如有可能,孩兒還可以借劉整之手除掉宋人重將呂文煥,為大汗除掉此名大敵。”
“你親自去?不行,太危險了!”劉黑馬大吃一驚,一口拒絕道。劉元振微笑答道:“父親放心,劉整此人首尾兩端,久遭宋人排擠,又有俞興、呂文德加害在前,他不會傷害孩兒一根毫毛。兒子此去看似危險,實則安如泰山。”劉黑馬捨不得自己最得意的兒子去冒這麼大的危險,還是拒絕,最後劉元振急了,雙膝跪下說道:“父親,大汗對我父子恩重如山,孩兒此行實為報答大汗天恩,即便為國捐軀也雖死無憾,請父親應允。”(注1)
“好吧,既然你堅持要去,為父就給你一個為國建功的機會。”劉黑馬終於點頭,又流著眼淚囑咐道:“我兒,你雖然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但你此行還是要小心行事,遇到危險時,要懂得隨機應變。記住,熟悉水戰的劉整對大汗雖然重要,但你對父親來說,卻比劉整更加重要啊。”
注1:歷史上劉整投降蒙古之時,正是劉黑馬之子劉元振冒著生命危險孤身前去受降,事後又與劉整聯手打敗前來討伐的俞興,最後敗於呂文德之手。雖然劉元振的漢奸行為令人切齒,膽氣卻值得稱道。
第二卷 風雲臨安 第七十六章 風雲變幻(下)
瀘州,又名神臂城,只因坐落在神臂山上而因此得名,山勢因為像神臂一樣,伸入大江之中,所以叫神臂山,又叫神臂巖,其突出江中的山岩稱為神臂嘴,城池三面歡水,僅有一條陸路聯絡陸地,險峻之至!淳祐三年,瀘州州治遷徙於此,從公元1243年至1277年,瀘州軍民在此堅持抗元鬥爭34年,其間神臂城曾反覆五次易手,成為戰爭雙方爭奪的戰略焦點,鑄就了保衛南宋的宋元戰爭的壯麗史詩,被後人譽於“鐵打的瀘州”,史有“鐵瀘城”的美稱!
開慶二年的九月二十七這天正午,安排好一切計劃後,呂文煥一行經過兩天多的輕舟航行,終於抵達瀘州這座千古名城,呂文煥雖然不是第一次來瀘州城,卻也忍不住再一次打量瀘州的風景,從江心向北望去,神臂山突兀拔地,險不可攀。四面懸崖峭壁,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加上用上等條石壘成的平均三丈多高的城牆,架雲梯也難攻城。三面臨江更是天然的三面護城河,北面雖然是陸地,但城牆高,而且築有內牆和外牆。呂文煥不禁讚道:“遙望中原幾搔首,鐵瀘築城長不朽。忠魂歸去青山青,夜深往往濤聲吼。餘公曹公能在如此險峻之地築此雄城,攻守兼備,進退有據,緊扼蜀中咽喉,真不愧為我大宋名將!”
“大宋名將?”正在對著長江打呵欠的董平高和黎尚武突然來了精神,挺直胸膛提醒呂文煥——這裡還有兩位大宋名將在場呢。倒是不學無術地黃藥師有些納悶。忍不住問道:“呂將軍,這瀘州城建在這麼古怪的山上,有利於防守我倒是知道,可是說瀘州城緊扼咽喉,小人就不懂了,還有呂將軍口中的餘公曹公又是何人?還望呂將軍指教。”
結束了長途跋涉,目的地就在眼前。呂文煥心情相當不錯,耐心解釋道:“在瀘州的上游。有金沙江、岷江、沱江與永寧河四條水路,四水合流匯入長江,也就是說,韃子若是從西蜀之地向東進攻,無論走那一條路都要經過瀘州,我大宋只需據守此地,蜀中半壁江山就可保安然無恙;若是我大宋向西進攻。便可從瀘州沿江西進,攻打蜀中各大重鎮,所以說瀘州是攻守兼備的咽喉之地。至於曹公和餘公,分別是指建造瀘州城池的曹致大將軍,還有大名鼎鼎地餘玠將軍,決定在神臂山上建城的便是他,二位老將軍聲名顯赫,想必你們都知道吧?”
“不知道!”黃藥師、董平高和黎尚武三人異口同聲地答道。呂文煥楞了一下。這才想起和衙內軍的這三位大爺討論本朝名將——簡直和忽必烈討論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