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3 / 4)

小說:大宋權相 作者:

第一,師出無名,李璮雖然素有反意卻未公開謀反,大汗無故出兵剿滅李璮,只怕會令天下百姓心寒。其二,李璮治地沭陽緊鄰兩淮,大汗天軍即便進展順利,李璮也可退守沭陽、臨沂,緊靠宋人增援繼續頑抗,兩淮乃是宋人重兵防禦之地,賈似道老賊即便不能離開臨安親自增援李璮,也可讓兩淮駐軍為李璮提供糧草軍需,讓李璮繼續負隅頑抗,將戰事拖入持久,待大汗兵力南傾之時,北方的阿里不哥偽汗也就有機可乘了。”

主戰派與反戰派各說各有理,素來以兼聽並納著稱的忽必烈不由陷入兩難境地,有心打吧,賈老賊透過李庭芝軍為李璮提供的援助不容小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深陷泥沼,被李璮拖入持久戰;不打吧,李璮實在欺人太甚,對忽必烈腹地的威脅也實在太大,不早些除掉忽必烈寢食難安。猶豫再三之下,忽必烈將目光投向已經被自己打入冷宮地子聰,冷哼著問道:“子聰大師為何一言不發?李璮叛賊猖獗,你有什麼高見?”

“本佛爺眼下正遭懷疑,隨便開口不是給那幫疾賢妒能的小人制造機會中傷本佛爺嗎?”子聰同樣在心中冷哼,嘴上卻微笑道:“回稟大汗,小僧正在想,如果李璮逆賊主動叛變就好了——大汗師出有名,再來一個上屋抽梯,把李璮逆賊誘到遠離宋人的地方決戰,那大汗就可以穩操勝券了。”

“上屋抽梯?”忽必烈及姚樞等陰謀家都是眼睛一亮,熟讀兵書的姚樞緩緩念道:“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是為上屋抽梯。子聰大師言之有理,眼下此計確實是剿滅李璮的最好法門。不過讓李璮公開叛變容易,該把李璮誘到那裡決戰最有可能和最為有利呢?”

“濟南。”子聰很輕鬆的答道:“濟南府遠比益都繁華,又遠離淮南李庭芝,治下缺乏人口地李璮早就對濟南垂涎三尺,只要讓利慾薰心的李璮看到他有奪取濟南的機會,他就非中計不可。”

第三卷 襄陽血 第十章 利慾薰心

李璮在這一段時間裡心情極好極舒爽,原因無他,首先就是他的整軍備戰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幾乎已經接近完成,靠著賈老賊的慷慨援助,李璮軍不僅在山東大災之年仍然不用為軍糧緊缺操心,還有鹽巴茶葉等北方緊缺的南方特產可以貿易交換鐵器,打造武器武裝部隊,基本上除了戰馬之外,李璮想要什麼,賈老賊就給他弄什麼——雖然名譽上需要花錢購買,不過也只是象徵性的超低價格了。不過相對起來,最讓李璮開心的還是他與蒙古十世侯互相聯絡間得到那些驚人的好訊息。

拋開李璮的歡喜原因暫時不說,咱們先說說什麼是蒙古十世侯,十世侯中的那個‘十’字只是虛詞,並無特殊意義,世侯才是真正的封銜。他們是在蒙古南下侵略過程中降於蒙古的各族地主和軍閥,蒙古政權訪金制度授予他們行省、領省、督元帥、副元帥以至州伊縣令的官銜,有些甚至保留了一定的武裝,集軍事、行政、財政、監察,等大權於一身,稱霸一方。並以蒙古的舊制世襲,實行的是世侯權力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世襲制度。於是,這些世侯們就成為了繼東周和西晉以來,中原地區最具有實權的諸侯王——說白了,全是漢奸。代表人物有張柔、張榮、劉黑馬、嚴實、鄭鼎和史天澤等人,李璮的父親李全也在其列。

言歸正傳,李璮在準備舉事之前為了增加勝算和壯大聲勢。除了積極與賈老賊取得聯絡外,還有就是以書信聯絡各地世侯,煽動他們起兵反對忽必烈,歸降大宋享受榮華富貴——關鍵是大宋這個主子明顯比忽必烈好說話些,也軟弱一些,歸降大宋自後這些土皇帝才能活得更滋潤,權力也能傳承得更久一些。而李璮的煽動不能說沒有作用。至少太原路地世侯李毅、戴曲薛就與李璮一拍即合,還有張榮的不孝子邳州萬戶張邦直(從漢人的角度來看。張邦直的不孝忤逆也許是可以原諒的),也答應與李璮一同舉事,共同反叛忽必烈歸降大宋。

很可惜,除了上面那三位腦後生有反骨的世侯外,其他的世侯不是一口拒絕就是態度曖昧,有些鐵桿漢奸甚至還在書信中對李璮破口大罵,痛斥李璮地不忠不孝之舉。但是到了景定三年開春之後。蒙古的漢人世侯們卻忽然改變了口氣,開始與李璮眉來眼去,或明或暗地許諾只要李璮舉事,他們就起兵響應,與李璮一起反蒙歸宋。老牌漢奸張柔的九兒子涿州萬戶張弘範乾脆主動派人來與李璮聯絡,說他不想跟著沒前途的忽必烈幹了,只要李璮起事,張弘範馬上起兵奇襲大都。把忽必烈全家老小一鍋端。除此之外,張弘範還打聽到忽必烈準備從濟南抽調兵力北上開平,建議李璮起兵攻打濟南,以斷忽必烈南方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