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好不好?濠州河灣有一個回水處,是天然地水軍練兵場懂不懂?),而且賈少傅地心腹廖瑩中也已經在趕往沭陽的途中,看來這一次賈少傅要來真地了。”
“動手!”李璮大喝一聲,“傳檄中原各路,我李璮正式起兵反蒙歸宋!讓中原漢人諸侯起兵響應,驅逐韃虜,光復漢家江山!”
“大都督,韃子派來的使者怎麼辦?”李祿激動的問道。李璮大手一揮,大喝道:“抓起來祭旗,全軍即日開拔,攻佔濟南!”
第三卷 襄陽血 第十一章 上屋抽梯
公元一二六二年,宋景定三年、蒙古忽必烈汗中統三年三月初五,蒙古軍山東東路行路總管兼江淮大都督李璮心懷故國,毅然決定易幟歸宋,打出大宋旗號公然反叛忽必烈,掀起了歷史上著名的李璮叛矇事件的序幕。時隔一百三十五年後,大宋的朱紫大旗再一次在山東重鎮益都上空飄蕩,在大宋旗幟下,蒙古使者的頸中鮮血潑灑如畫,李璮身著大宋軍服,舉劍怒吼,“我山東男兒,從此復歸大宋!”上萬披甲戰士同時怒吼,“復歸大宋!”
李璮準備叛變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他軍隊裡那些忠於蒙古的鐵桿漢奸也早被殺的殺趕的趕,掃除一空,再加上宋軍這兩年與李璮軍隊良好關係,是以李璮正式舉事之時,軍隊裡那些中下級將領一致擁戴。又下令各地盡殺境內蒙古戍軍,消弭後患。完成了對軍隊鞏固控制後,李璮第一件事是遣使至臨安上書宋理宗,正式向宋理宗稱臣;第二件事則是傳檄天下,號召中原世侯與自己一起叛蒙歸宋;第三件事,便是李璮留二伯李祿與兒子李彥簡守益都老巢、親自率領主力去攻打山東第一重鎮濟南了。
軍歌嘹亮,旄旗招展,黑壓壓的李璮軍隊伍沿著官道鋪天蓋地的向濟南涌去,這一支李璮的主力軍隊從旗幟到士兵盔甲再到鞋襪,無不是正宗的大宋軍隊標準裝備,可見李璮對叛蒙歸宋的蓄謀之久。而沿途所過州縣無力抵抗,無不是望風而降。更加助長了李璮志在必得地決心與對獲得勝利的信心。而李璮的岳父王文統則憂心忡忡,一再勸告李璮放慢進兵速度,不可過於孤軍深入。
“大都督,我們到了前面的章丘,暫時停止行軍進行休整如何?”三月十一清晨,李璮軍主力即將抵達濟南東面的最後一個城池章丘時,王文統再一次向李璮勸告道。李璮斜著眼睛向王文統問道:“岳父。你怎麼又來了?我們才走多遠就要休整?過了章丘再走不遠就是濟南,只要我們用兵得法。今天晚上就能在濟南城裡過夜,為什麼你還要提出休整?虧你還是熟讀兵書之人,兵貴神速這點都不知道嗎?”
“這道理我當然知道,只是自從過了淄州後,我這眼皮老是跳得厲害,怕是要出意外。”王文統臉上寫滿擔憂,“檄文傳出去已經五六天了。離咱們最近的泰安嚴忠濟那邊還沒有動靜,就連專門給他去送檄文的使者都沒有回來,老夫擔心嚴忠濟這小子吃人飯不拉人屎,給我們設下了一個圈套啊。”
“才五天半。”李璮糾正王文統地錯誤,又信心滿滿的說道:“嚴忠濟和咱們不同,咱們是早就準備歸依大宋,糧草軍械旗幟軍需樣樣都準備周全,嚴忠濟那邊恐怕連準備足夠地旗幟都得一兩天時間。再說去送檄文的使者得隱秘行事。也許路上耽擱了一下,到現在還沒抵達泰安。”
“希望是這樣。”王文統還是十分擔心,又建議道:“要不咱們就在章丘等上一等,等到其他世侯有了反應再動手不遲?反正濟南已經是嘴邊的肉,什麼時候吃都可以,要是有什麼意外。咱們在章丘也隨時可以退回益都。”
素來信任岳父的李璮有些猶豫,可就在這時候,前鋒鄭衍德遣使飛馬來報,前面的章丘縣已經開城投降,據率眾投降的縣令供認,濟南城中僅有守軍不滿千人,並且有傳聞說濟南萬戶張榮之孫張宏已經在收拾金銀準備開溜,不打算拿雞蛋碰石頭和李璮軍主力硬拼。李璮大喜過望,僅考慮了半分鐘就命令道:“加快速度前進,天黑前務必抵達濟南。拿下了濟南。犒勞三軍!”
“好啊!萬歲!”李璮軍的隊伍中陸續響起片片歡騰,隊伍前進地速度陡然加快了許多。李璮笑眯眯的對王文統說道:“岳父。訊息如果屬實,咱們也許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濟南城,到濟南城裡去等其他世侯的訊息也不錯啊。”王文統長嘆一聲,知道無力迴天,也只好隨李璮去了。
章丘縣令沒有撒謊,濟南萬戶張宏收到李璮叛變攻打濟南的訊息後,因為兵力不足確實打起了棄城而逃的主意,只是害怕蒙古軍法沒敢提前逃走。當傍晚時分李璮軍兵臨城下時,張宏見李璮軍陣容強大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