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3 / 4)

小說:大宋權相 作者:

肯定是怕高麗人是詐降把我們賣了,所以故意用一封有些許破綻的親筆書信信中藏信,向太師稟報樊城的真實情況。”

“別說了,快寫啊。”賈老賊緊張催促道。廖瑩中答應,飛快提筆抄寫信中密碼,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文字也逐漸從他筆下產生——樊城外城已破,火器用盡,軍隊折損過半,抗敵惟有肉搏,末將病重,時日無多,若援軍不至,樊城軍民必盡數殉國!高麗詐降,我藉機拖延時間,滿城軍民性命,已在太師一念之間!無能文德泣稟!

“樊城竟然這麼危險?”賈老賊失魂落魄的一屁股坐回太師椅,喃喃道:“我是要推行新法呢?還是該救樊城呢?”

第三卷 襄陽血 第七十七章 西門老賊

“只要……只要再給我一年,不!只要再給我半年時間!”看著呂文德的來信,賈老賊表情異常痛苦,喃喃道:“只要等到今年的秋收下來,錢糧收上來,我就可以從容領軍增援襄樊。可現在……我要是離開了臨安,新法怎麼辦?誰能替我鎮住局面?”

賈老賊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自古變法改政,第一重要就是推行變法之人,沒有魄力、鐵血手腕和堅定意志領導新法推行,再好的新法到了下面也會變味,從利國利民變成害國害民——倒不是賈老賊自吹,南宋朝廷裡唯一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也就賈老賊自己一個人而已。鹹淳元年是推行新法的第一年,賈老賊用盡各種手段明裡暗裡殺了四十餘人才鎮壓住權貴的反撲,這才勉強把新法在浙江推行,但也讓浙江以外計程車紳權貴膽戰心驚;今年夏收和秋收都還沒到,差不多半個南宋的官員士紳就已經秘密串聯,勾結浙江士紳反對新法,意圖將新法扼殺在萌芽之中,以防新法向全國推行,傷害到他們自身的利益。而這些守舊士紳的代表人物,無疑就是宋理宗的親弟弟、宋度宗的親生父親、南宋頭號大地主榮王趙與芮!——試問面對後臺背景如此強大的對手,除了心狠手辣地賈老賊之外還有誰能鎮住他?

“太師。既然你無法離開臨安,那不如就忘記這封信。”前任狗頭軍師廖瑩中陰陰的說道:“襄樊大戰的主戰場一直是樊城,現在樊城危在旦夕,城防更為完善的襄陽卻幾乎沒傷到筋骨——樊城都能抗住韃子一年,襄陽難道連這點時間都抗不住嗎?”

“你的意思是說?放棄樊城軍民?”賈老賊眼中一絲凌厲寒光,然後馬上又黯淡下去,搖頭道:“雖然是個法子。但是對艱苦抗敵的樊城軍民實在是太殘忍了,而且呂文煥和他大哥呂文德不同。呂文德如果殉國,他未必能象呂文德那樣不懼犧牲的為大宋爭取時間。”言罷,賈老賊地目光轉到一直沒有說話的現任狗頭軍師劉秉恕身上,問道:“秉恕先生,你為什麼一直不說話?你對此事有何高見?”

“回稟太師,小生一直在考慮此事地應對之法,是以未言。”劉秉恕回過神來。向賈老賊恭敬答道。賈老賊追問道:“那先生可有兩全其美的妙計?既可解救樊城於危難,又可保證新法繼續推行?”

“太師說笑了,世上那有兩全其美之事?但小生已有三策,可供太師參考。”劉秉恕沉聲答道:“第一策,太師不出臨安,派一員大將率軍增援襄樊。此舉雖不能一戰破敵,卻可為呂文德將軍減輕壓力,儘可能拖延時間。為太師推行新法爭取時間。”

“此計雖然可行,但怕就怕忽必烈鐵了心要打樊城,分兵阻援,主力繼續攻打樊城。”想到歷史上南宋幾次救援襄樊都遭失敗,賈老賊心中就沒底——畢竟忽必烈這一次是起傾國來兵來攻襄樊,這一戰要不就不打。要打就是宋懞直接決戰,否則派誰去都起不了作用。劉秉恕也知道賈老賊不太可能採納此計,便又說道:“第二策,隨便找個藉口暫緩推行新法,太師既有臺階可下率軍增援,又可在將來重新推行新法。”

“此計不可。”賈老賊斷然搖頭,咬牙道:“暫緩推行新法的口子不能開,否則有了先例,將來再度推行新法時,這些王八羔子為了阻止新法執行。估計連勾結韃子攻打大宋的事都做得出來!”劉秉恕和廖瑩中一起苦笑。心知賈老賊這話倒是大實話,那些權貴為了自身利益。可是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

“秉恕先生,你的第三策是什麼?”雖說前兩策都不滿意,賈老賊還是不死心的追問道。劉秉恕看看左右,壓低聲音答道:“小生的第三策——既然太師擔心離開臨安後無人能鎮住局面,那就先下手為強,把這個能夠動搖局面地人……”說到這,劉秉恕做了一個狠狠的殺頭手勢,陰笑道:“只要他一死,太師留守臨安的人推行新法雖然還有阻力,但阻力就要小上許多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