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部分(3 / 4)

小說:大宋權相 作者:

宋軍攻破大理北部屏障鶴慶城,兵臨大理城下,而夏貴父子的軍隊也打進了昆明城,宋軍盟友的安南軍隊也在安南第一名將陳峻率領下攻破元江,三路進逼大理國都。同時飽受蒙古人和色目人欺凌的雲南少數民族各部落,也在宋軍煽動和食鹽收買下紛紛反叛,為宋軍提供嚮導,並不斷襲擊兀良哈臺軍的小股部隊和處死兀良哈臺任命的地方官員。鑑於這些情況,焦頭爛額的兀良哈臺次子阿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步長兄後塵率領大理城軍民開啟城門,向表面上手段比較溫和的咎萬壽獻降,宣佈大理正式併入大宋。

征服大理的訊息傳到臨安,臨安城自然又是大放焰火慶祝,賈老賊則一邊率領群臣大上賀表,一面建議趙禥設立雲南路,任命夏貴之子夏得進和吳潛之子吳堅分別任雲南路的制置使和安撫使,治理地方並追剿兀良哈臺餘黨,趙禥照準。同時賈老賊又發出十萬火急的命令,徵調咎萬壽赴臨安任職。不想讓這個難得的帥才浪費現在還難以開發的雲南土地上。而咎萬壽也是個心比天高的角色,當然不願一輩子留在地處偏僻的雲南,收到命令即歡天喜地的趕赴臨安任職,還把另一個將才青陽夢炎也帶了過來。夏貴父子出力不大卻白撿半個雲南,倒也皆大歡喜。

慶祝大理光復大放煙花那天晚上,心情甚好的賈老賊化裝後在臨安街道轉悠了一圈,一邊賊眼亂轉尋找美女勾搭,一邊想看看臨安民間對大理併入大宋的態度,順便聽一聽老百姓的心聲。可這一圈轉下來,美女沒找到幾個,聽到的百姓心聲卻讓賈老賊大吃一驚——臨安百姓竟然大部分都對光復大理不感興趣,因為百姓們普遍都認為大理是一個窮得鳥不生蛋的蠻荒之地,併入大宋,只會讓大宋朝廷拿出大量的財政收入去貼補大理,才而導致對百姓加徵稅賦——從某種角度來看,這話不無道理。而且在話裡話外,臨安百姓都隱隱透露出這麼一個心思,大宋目前的土地已經足夠富庶和足夠多了,再去把那些窮鄉僻壤奪回來,最後倒黴的只會是江南百姓。

“太師,大宋民間的這種輿論必須扭轉。否則對你全面北伐計劃產生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陪同賈老賊巡視民間的子聰也是表現得憂心忡忡,提醒道:“太師不要忘了,自從大宋建國以來,江南的富庶就已經遠超過中原,貢獻之賦稅即便在高宗南渡以前就佔到全國的八成以上,江南百姓士紳對此多有怨言。現在的中原歷經戰亂,只會比高宗之前更加貧苦,甚至比之大理雲南都有不如,江南百姓也不是傻子,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你如果在這種民心輿論下發動全面北伐,江南百姓不但不會支援,說不定還會扯後腿,讓你的全面北伐計劃徹底失敗。”

賈老賊的臉色極不好看,這倒不是因為賈老賊認為子聰是在危言聳聽,而是因為賈老賊很清楚子聰的話是發自肺腑的逆耳忠言——全面北伐光復中原,從長遠來看對國家百姓都有好處,可是在短時期內,卻只會造成百姓賦稅壓力增重,能夠獲得利益只有少數軍隊將領和放長線釣大魚的大地主階級,承擔主要稅賦老百姓對此不滿甚至反對也是理所當然,所以在這種輿論背景下發動北伐,成功的希望有多大可想而知。

“扭轉這種輿論,光靠以往的引導和宣傳絕對不夠。”沉思良久後,賈老賊終於開口說道:“必須要讓老百姓切實獲得大宋擴張後產生的利益,用事實來扭轉這種民意輿論!”

“話倒是有道理,可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太師具體打算怎麼幹呢?”子聰再是當世絕才也有侷限性,在此之前的歷史上又幾乎沒出現過這種情況,對此自然是感覺束手無策。賈老賊卻多少有些經驗。答道:“目前本官只想到了兩個大體的法子,具體怎麼幹,還得仔細商議。”

“請太師指點。”子聰甚是好奇,不顧這裡是在大街上便直接開口詢問。賈老賊也不忌諱,答道:“第一,大力發展雲南銅礦,子聰大師可能不知道,雲南的銅礦儲量其實比江西福建的總和還多,而且還更容易開採。本官打算鼓勵大宋百姓到雲南開礦採銅,為他們提供資金扶助,我們大宋目前開採的銅礦早就不夠國內使用了,每年都需要從海外進口,所以百姓只要從開採出銅礦,就一定有暴利可圖。同時還可以改變雲南的民族結構,有利於大宋對雲南的控制。”

“這老東西又沒去過大理,怎麼知道雲南銅礦比江西和福建還多?”子聰心中暗暗嘀咕,嘴上卻說道:“如果真是這樣,倒是確實可以讓江南百姓看到開疆拓土帶來的好處,對我們扭轉民心輿論有一定幫助,但效果肯定有限。知賈太師的第二條辦法是什麼?”

“當然是奴工制。”賈老賊獰笑答道:“中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