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兵圍縣城。
大帳之中,北宮伯玉居中而坐,左手坐著韓遂,右手卻坐著另一個漢人,而他們的對面,卻站著李文侯!
帳中眾人,人人臉上陰沉,卻又都不說話!
第140章 互相猜忌
大帳之中,靜悄悄的,只有眾人粗重的呼吸聲,再沒有別的聲音。
過了好久,李文侯才道:“北宮大王,你是信不過我了,認為我真的投降了官府?”
北宮伯玉重重地嘆了口氣,道:“李大王,你的人品我信得過,你絕對不會投降官府的,漢兵造謠,就是為了離間咱們之間的感情,我豈有上當之理來人啊,給李大王拿個墊子過來!”
李文侯坐在了墊子上,就坐在那新來的漢人下首,他是不在乎位置的人,可那漢人卻沒有讓讓他,他心裡多多少少有點不痛快。尤其是北宮伯玉嘴上說信任,可是在他進帳後,好半天才說信任,這表明實際上北宮伯玉還是懷疑他了,這讓他更加的不痛快!
李文侯道:“大家都是好兄弟,一起反抗官府的欺壓,就算是官府許了我再多的好處,我也不會投降的。”
韓遂眼皮眨了眨,說道:“李大王不會投降的,我們這裡的人都不會投降的,就算是投降,官府也不會真的給什麼好處,只不過是權益之計罷了,我當官這麼多久,什麼齷齪事都見過。”
帳中又是一陣安靜。雖然大家都在說著不會投降,都在說著信任李文侯,可心中卻都存了芥蒂,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樣親密無間,精誠團結了。
以前在漢軍鎮壓羌氐胡人反叛時,收買奸細,拉攏羌將的事幾乎每次都發生,而且每次都奏效,總有羌將抵不住誘惑,投降官府,導致造反失敗,所以羌氐胡人對這種事特別敏感,而最近羌兵中流傳李文侯造反的傳言,說得有憑有據,讓北宮伯玉完全分不出真假,他和李文侯又不是親兄弟,哪可能會不加保留的信任,而且就算是親兄弟,也有反目成仇的,又不是什麼稀奇事。
好半晌,好半晌,都沒有人說話。
新來的漢人咳嗽一聲,道:“李大王,在下邊允,是韓兄的至交好友,今聽聞北宮大王和李大王舉起義旗,共抗官府,所以特來相投,現允已改名為章,以後李大王直接叫在下的名字,叫我邊章就好了!”
李文侯哦了聲,衝邊章彎了彎腰,手在胸口撫了撫,算做見禮。要是放在十數日之前,他正把韓遂當回事時,見了邊章肯定會極為親熱,可他現在吃了敗仗,卻一心認為是韓遂誘敵深入的計策不行,沒人會認為是自己不行的,出了事往往會怪別人不行,他當然也不例外,所以他對韓遂有所不滿,連帶著對邊章也不是很客氣了。只見了個禮,便不再答理。
邊章有些尷尬,乾笑兩聲,道:“兩位大王,韓兄弟,那李勤來了,駐兵在五十里之外,卻沒有過來踏營,也沒有派人通知城裡的冷徵和陳懿,這說明他在等待時機,加上他派人造了李大王的謠,所以我估計著,他是在等著我們內訌,等我們這裡一亂,他就會立即帶兵前來攻打,撿現在的便宜。”
韓遂道:“我也是這麼想的,那李賊詭計多端,奸詐無比,他是什麼樣的無恥招術都會使出來的,咱們定要小心謹慎才行。”
北宮伯玉皺眉道:“李勤狡猾,這點我已知道,可他屯兵不攻,我們卻也不能再攻打縣城,事實上他只要在五十里外一紮營,我們攻打允吾縣的計劃,就算是失敗了。”
邊章道:“李賊定然也想到了這點,所以他一是在等著我們內訌,二是等著我們退兵,只要我們一退兵,他趁勢殺來,仍會給我們的軍隊帶來巨大損失的,起碼斷後部隊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李文侯擺手道:“既然退兵必會被追殺,那幹嘛還退,乾脆攻城便是,我帶兵攻城,北宮大王帶兵防住李勤,咱們分頭合作,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韓遂啪啪地拍起手來,搖頭嘆道:“看看,咱們這就意見不統一了吧,李勤要看到的就就是這點。只要咱們兩家一分兵,他肯定就會打過來的,而且我還料到,李勤一定不會攻打李大王的軍隊,而是隻攻北宮大王的。我們知道這是挑撥離間,可十來萬計程車兵如何能盡知?我們再怎麼提前和他們說,等到一見血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再相信了,只會恨李大王勾結官府,說不定有些小部的人,會反而去攻打李大王。”
北宮伯玉嘆道:“是啊,咱們兵馬雖多,可卻不是都聽我命令的,不少小部來投靠我,各有所圖,如果我拿軍法處置他們,只要處置了一個,人心就散了,別的小部也會離開我們,那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