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機把權臣殺掉,那個董卓不就是這麼死的麼,以為劉協要禪位給他,結果剛去受封,就被殺了。這種事情看別人上當沒關係,自己上當就沒有必要了!
李勤道:“這樣也好,你回去和張中官說,多謝他費心了。嗯,我帶兵出征,京裡的事情就拜託張中官了。”他終究是沒有說出要進城去謝恩的話來。
想了想,他又道:“我走之後,怕是京裡有些人會不服張中官,張中官現在又沒有直屬的軍隊,萬一出點意外,我怕他難以解決,你回去問一下,如果張中官需要的話,我就派一支軍隊留守,做他的直屬軍隊,只聽他一個人的調遣,如果不需要,那我出兵備,由他招些新兵,就不要用羽林軍了,怕到時候他調遣不動,新兵還是聽話的,好使喚些!”
小宦官連聲答應,見李勤沒有別的吩咐,便即告辭,返回城裡。臨走前,李勤賞了他不少的珠寶,又讓他給張讓等十常侍每人帶去一張地契,這地契上面的土地,張張都是萬頃,位置在幷州,算是李勤對他們的答謝,現在幷州是由張芹在打理,所以把幷州的地送給他們,更能讓大宦官們放心,這是給他們留後路呢,就算以後萬一出了意外,十常侍失勢,那麼憑著萬頃良田,怎麼著也能舒舒服服過完下半輩子!
把小宦官打發走了,賈詡和將軍們一起給李勤道賀,訊息傳了出去,整個扶角軍的兵營,歡聲一片,首領封王了,這是天大的好事,在整個大漢朝,李勤做官封爵,已然達到了頂峰,要是想再進一步,那就是把小皇帝踢飛,他自己做皇帝了,以前有這種想法的人幾乎沒有,可現在不少人卻在心裡都有了這個盼頭,想噹噹開國元勳。當然,這個話是不能直接說出來了,挑明瞭就沒意思了!
過了兩天,出征的各項事宜都準備好了,李勤領兵出征,小皇帝由張讓抱著,也從城裡出來,給李勤送行,當皇帝當到這個份上,也夠鬧心的了,幸虧劉協年紀太小,對皇權還沒有產生概念,要不然權臣不去見他,他反要給權臣送行,光這個面子他就丟不起,非得哇哇大哭不可,給多少糖吃都不好使!
張讓本來還挺犯愁呢,要是李勤出征走了,京裡有人叛亂怎麼辦,就算是李勤留下軍隊,可軍隊是不會聽自己使喚的,萬一“鎮壓”不及時,傷害到他們怎麼辦?他們十常侍對李勤的用處越來越小,說不定留京的扶角軍,會故意鎮壓不及時,讓叛軍把他們殺了的,這是極有可能的事!
得知李勤願意分部隊給他直屬,他卻不願意接受,萬一分給他的扶角軍明面上聽他的話,實際上卻暗中監視他,那不就糟糕了他可以自行招兵,所需兵備李勤來出,這就正合他意了。洛陽裡的府庫都被搶了,他是沒錢招兵的,如果李勤願意出錢,那他幹嘛不招新兵?就像李勤說的那樣,新兵好使喚啊,只要多給些好處,忠心方面,還是可以放心些的!
離城三十里,張讓抱著劉協,把李勤給送走了,李勤沒有在城裡留下扶角軍本部,整個京畿地區也沒有留,但在別的地方,他卻留了一千多的老兵,主要是讓老兵們招些新兵,為扶角軍做些宣傳,另外如果有些小叛亂啥的,一千人足以對付!
張讓送走了李勤,他心想:“趁著李勤不在洛陽,所留軍隊又不多,我也該發展一下自己的實力啦,好歹我手裡有皇帝,名正言順啊!”
第275章 賈詡有妙計
李勤帶領扶角軍本部,向東邊鉅鹿方向趕去,路上走的速度很快,主要是路上已經被典韋的先鋒軍給掃平了,黃巾軍又被壓回了鉅鹿方向,所以李勤帶著大軍,倒也走得順暢,沒過幾日,便來到了前線的戰場上!
典韋這段時間,幾乎可以說是天天和黃巾軍開戰,雖然每場戰鬥都是以典韋獲勝結束,可給黃巾軍造成的損失並不算大,而且黃巾軍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張角太能忽悠人了,而他的教徒也太多了,現在聚集在鉅鹿的黃巾眾,人數已然超過五十萬!
得知李勤到來,典韋這一日便沒有去黃巾軍那裡挑戰,而是親自趕去迎接李勤。
在半路相見,典韋見了李勤,下馬叫道:“少爺,你可算來了,和打黃巾賊打仗,打得不痛快,而且生了一肚子的氣!”他給李勤行禮後,上前拉住了李勤的馬韁。
李勤哦了聲,道:“打的不痛快,這個我能明白,他們見你厲害,不敢和你交戰,可是生了一肚子的氣,這個話怎麼說?”
典韋氣道:“少爺你有所不知,和別的軍隊打仗,誰要是輸了,那麼誰計程車兵就會逃亡,兵將越打越少。”
李勤點頭道:“這個自然,難道還有吃了敗仗,卻還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