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日本人鎮守,他們在那裡一敗塗地,主力部隊損失慘重,難道還指望我們來替他們收拾殘局?就算你把日本人說的一文不值都合情合理,更何況現在是關乎到弗倫奇元帥是否能繼續統領軍團的問題,難道你想看到弗倫奇軍團就此解散?”
羅哈德陷入沉默,臉色忽明忽暗,實在是難以抉擇。
在他看來,春川失敗的責任或許可以歸咎於日軍身上,但這場戰爭的失利卻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卸在日本身上。
或許,從一開始戰爭就註定不會有進展,弗倫奇軍團不是天神下凡,怎麼可能迎著銳氣正盛的中國軍隊並妄圖在三、兩個月的時間裡扭轉局面?
如果弗倫奇軍團在戰爭之初決定採用保守的作戰方式,那就是集中兵力與日軍共同堅守朝鮮南部,必然能阻擋住中國瘋狂進攻的步伐。
用拉鋸戰來消磨中國的意志,不單單是中國軍隊的意志,更是中國政府乃至中國全體國民的意志。就像歐洲戰爭那樣了,在一個防線上的進攻和防守能持續數年之久。
以中國這種泡沫式的軍事發展,根本經受不住殘酷拉鋸戰的考驗。到時候自然會有中國人開始質疑,再從質疑到不信任,隨後又從不信任到厭煩。
到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開始反攻的大好時機!總而言之,弗倫奇軍團的最高戰鬥目的不是攻城略地,不是教訓中國人,更不是幫日本奪回朝鮮,而恰恰是在朝鮮牽制中國軍力,讓其無法一心一意開闢南亞戰場。
可是弗倫奇元帥偏偏要出奇制勝,而且要以區區八萬人的兵力執行戰略進攻,並且還是分散到各個戰場獨自為戰!
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