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表達的意思是,一個趙國就已經夠燕國受的了,如果張、陳分裂為兩個趙國,左提右攜,燕國就更沒活路了。
其實這是說不通的,趙國就那麼大,分裂以後也不會就加倍,反倒分裂以後,張、陳勢力必有互相摩擦牽制,不易於滅燕。從保有燕國的角度來講,殺了武臣,促成趙國分裂,使張、陳各自而王,是上策。
但是“張飛”不知怎麼想的,只覺得“小毛”說得有理。他大約覺得一個趙王比兩個趙王少,一個趙王好對付,兩個自然不好對付吧。呵呵,但有時候,二未必比一大。不管怎麼樣,這個燕將竟然同意把趙王武臣放了。“小毛”一蹦一尺高,喜氣洋洋地蹬著三輪把趙王裝在小三輪的鬥裡帶回來了。
炊事班長洪班長和副班長老高,還有小姜他們,都驚訝得眼睛瞪得全是眼白了。
武臣有一個從前的老上級,叫做李良,從名字上看很像現代人。這一天李良帶著自己的一班老部下,來投奔武臣,也要求參與反秦。
武臣給他一個任務,到常山地區去搶地盤——就是“常山趙子龍”的那個郡,在趙國西部太行山山根下。具體搶法不外乎類似陳餘那樣,利用從前的社交關係拉出一些杆子,然後攻城略地。李良從前當的官可能還蠻大,不久就把常山全給圈下來了。武臣又命令他繼續西進,登上太行山,去山西太原郡搶地盤。
李良興沖沖剛要西進,卻被秦兵堵住了井陘口(太行山上東西向的孔道)。這支秦兵很可能是王離集團軍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