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3 / 4)

小說:天遂人意 作者:垃圾王

傳承呢,可不是厚道嗎。

歷朝歷代能做到如此的掌權人,就沒有過。大梁朝的君王也算是厚道的開天闢地了。

當然瞭如他們侯府這樣敗家,這麼提不起來的臣子人家也挺開天闢地的。想讓君王忌諱都忌諱不起來。

定國侯府,如今倒成了池二郎不得不挑起來的一份責任了,就像聖人說的,那是祖輩的基業,不是他定國候一個人能夠隨便糟蹋,隨意踐踏的,那是先輩們用鮮血譜寫出來的輝煌,

作為子孫,讓這份輝煌蒙塵,還試圖冷眼旁觀看著他走向衰敗,自己這個池氏子孫確實對不住祖宗,對不住老侯爺。

池二郎握緊拳頭,就此堅定了要讓定國候夫婦疼的痛心的決定,他池二郎要把定國候府拿下。即便是糟心,那也是祖宗的玩意,容不得讓一屆瘋婦拿來放在腳下遭禁。

最重要的是,沒有了定國候府的庇佑,定國候夫人肯定是心疼的不要不要的,就這一點就是池二郎奮發向上奪權陰人的動力。

聖人同老丞相嘆氣:“從聖祖開始,對於這些老舊世家就以壓制為主,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老舊世家的實力,還是讓朕心裡發冷,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看看我大梁的朝堂,三品以上的寒門子弟才佔多少。朕是真的一刻都不能鬆懈,可嘆當年的開國之後,經過百餘年的經營,也不過如此呀。可嘆定國侯府落敗到如此地步,朕拉都拉不起來,算了不說了。”

聖人有時候就想,這滿朝的文武都不如一個智齡幼女,要知道老尚書的閨女十歲就能幹翻一個老舊氏族,至今十餘年,讓段氏不敢踏入京城一步,何等快哉。可嘆他的臣子,這麼扶持,竟然還讓那些老舊世家有緩和之勢。情何以堪呀。

想想華愛卿的閨女,雖然悍了點,橫了點,讓人煩心了點,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的。當然了誰娶了這樣的女人,肯定是消停不了的就是了。

可憐的池二郎呀,老侯爺若是知道後代子孫弄了這麼一個東西進門敗壞名聲,也不知道會不會氣的從地上爬起來。

在聖人看來,這位池夫人竟然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

杜老丞相那是真的挺同情聖人的,定國候那麼一個東西,他老人家都能容忍到這個程度,為的也不過是制衡之術。

當初聖祖時候就開始扶持起來的四公八卿,就為了同那些氏族能夠掣肘平衡,等他日寒門子弟崛起,朝堂上能夠有話語權的時候,聖人也好,朝堂也好,再也不會顧忌什麼世家大族,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盛世。

什麼樣出身的子弟只要有本事,就可以報效朝堂,朝堂再也不是那些世家說了算的地方。多遠大的理想呀,他大梁的歷代聖人已經為此奮鬥了百餘年了。

可這定國侯府偏偏就那麼扶不起來。若不是在捧起來一個世家不太容易,聖人何苦來栽。

或許等這池二郎長成之後,定國侯府會是另一番景象也說不定。老丞相沉默不語,有些話他這個臣子只能聽,不能說的。

聖人在太后那裡:“朕聽聞,定國候夫人來母后這裡請安。”

太后:‘那是個不容易的。’然後看向兒子:“陛下多忙呀,這些小事還掛心。”

聖人:“兒子孝順母后,自然要事事記在心裡。”

太后被兒子紅的喜笑顏開的,他這個兒子處處想著她,孝順。

太后被聖人哄得高興,聖人才開口:“太后心慈,只不過這定國侯夫人身子不妥,為了母后的安危,還是不要在見的好。”

太后:“怎麼,看著挺好的,莫非有何不妥。”

聖人:“那定國侯夫人,腦子是個亂的,在外面胡言亂語,辱及太后,最讓兒子擔心的是,怕那定國侯夫人發病,傷到了太后,他就是百死也不以贖其罪。”

太后多明白的人呀,人家經歷過朝堂動盪的:“我兒還是說的明白些,免得哀家被人給利用了。”

聖人是不會在背後論人長短的,邊上的大太監:“回太后話,哪定國侯夫人是個瘋的,竟然到小池大人府上,叫囂讓小池大人休妻另娶,還說小池大人的夫人華氏一些烏言碎語,說的實在不堪入耳,奴才不敢汙了太后的耳朵。最可恨的是,那定國侯夫人竟然說是太后的口諭。實在是可惱,竟然毀您老人家的清譽。”

太后當時就怒了,還沒有被人這麼利用過呢:‘大膽刁婦,哀家割了他的舌頭。’

聖人:“一個瘋婦,怎麼能讓母后髒了手呢,處置他都是抬舉了他,反倒讓讓說咱們皇家的是非,母后實在不必放在心上,兒子已經同華愛卿說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