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
C·K·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用不同的時間框架如“短跑和馬拉松”來描述機會。“短跑”表示看起來很快就會成功的機會,顧客的受益是非常明顯的,技術已經達到要求,並且潛在的市場也非常巨大。想想Netflix、Hotmail、Skype、MySpace、YouTube、PayPal或者DirecTV等公司吧。
“馬拉松”式的機會則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成功。也許經過了很多年才獲得所需的技術,或者採取了正確的商業模式或為公眾所認識,最終才獲得巨大的成功。想想高畫質電視、基因置換療法、語音識別軟體或燃料電池動力汽車…它們都經歷了長期以來大量棘手的挑戰。有些突破性的產品概念或商業模式更是命途多舛,像Nespresso(雀巢的膠囊型咖啡系統)、全食超市的有機食品連鎖超市,這兩個創意在形成階段就花費了數十年。
當然,以後見之明不難看出哪些機會是“短跑”式或“馬拉松”式的。但是企業常常發現,在創意的萌芽階段很難在“短跑”式或“馬拉松”式之間做出區分…很難判斷一個新的商業創意是否會很快成功或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贏得市場。結果,他們發現自己投入的太多太早,在創意非常不成熟時就開始開拓市場;或者反過來,投入太少太遲,直到被競爭對手逼上絕路才採用創意,但這時已經迴天無力。
對特定的機會,怎麼才能在最佳時機以最適當的規模進行投資呢?答案是高度關注外部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加速或延緩創意的商業化。
當你評估一個新創意時,問問自己像這樣的探索性問題:
有需要克服的重大技術難題嗎?
成功是否依賴於互補品?
發展這個市場需要建立新的基礎設施嗎?
顧客需要學習新技能或採用新行為嗎?
顧客的轉換成本高嗎?
競爭標準會讓顧客感到困惑,使他們推遲產品使用嗎?
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