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場浪子”、“燕爾嬋娟”護靈車而行,吳氏親臨墓地視丈夫靈柩入土。
無親朋送葬,無佛僧超度,無官府參與,無門生憑弔,七尺深坑,一副薄棺,黃土覆掩,植柳作記,冷冷清清地送走了一代叱吒風雲的傑人。
唯半山園附近村落和秦淮小宅四周鄰居數百黎庶,自行趕來,焚香祭酒,憑弔黃家,哀聲動地,安慰著死者狂狷而無怨無悔的亡靈。
人心總是善良公平的。之後的十多年間,這座北山墓地,每逢春風日暮、柳綠霞飛、陰雨黃昏、飛雪夕照,總有蒼涼的歌聲伴隨著哀怨的琵琶聲、洞簫聲飛起,成了悲人心神的“北山絕唱”,行人駐足,哀傷吁嘆;耕者駐耕,悽愴灑淚;漁人停舟,撫掉悲懷。其歌曰:去來夫子本無情,奇字新書志不成。
今日江湖從學者,人人諱道是門生。
門前無爵罷張羅,元酒生芻亦不多。
慟哭一聲唯有淚,故時賓客今如何?
鄉間匍匐苟相哀,得路青雲更肯來?
若使風光解流轉,莫將桃李等閒栽。
江水悠悠去不還,長悲事業典型間。
浮雲卻是堅牢物,千古依棲在蔣山。
王安石光輝奪目的一生,終究是政壇紛爭的狂風亂雲所混滅不了的。在其逝世十年之後,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他的名字和事業,受到皇帝趙煦的敬仰,諡日文,配享神宗皇帝廟庭。十八年之後,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他的名字和事業,再次受到皇帝趙培的推崇,追封舒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