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他也是要批駁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兒的。
“范仲淹、歐陽修乃一代人傑,雖長於議論而短於實踐,但在‘慶曆’革新中,還有幾個忠貞不二、患難與共的夥伴。而現在呢?兄長身邊盡是一些奸巧投機的小人。若此等小人不去,兄長縱然是度過這次災難,日後也會因此等人物的奸狡妄為而粉身碎骨。
“仁宗皇帝雖因循成習,但對臣下卻仁慈有恩。‘慶曆新政’雖中途停歇,而范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人並未因此而消失於朝野,而且名聲日隆,之後二十年間,仍幾度出入大內,主持政務,執掌文壇。
“當今皇上,福威難測,喜則賞賜無度,無功者可據要津;惡則懲罰無法,忠耿者亦被貶逐。我此刻所憂者,不唯一人之安危,一家之禍福,而是憂慮全非‘變法’,重臣換班,風雲轉向,譭譽易位,被貶者殺回京都,洩一年來失職、落權之恨;奸巧小人改變面孔,攪渾水汪故媚新!如此,則混亂將瀰漫朝廷,‘變法’之功過是非難以明析,‘變法’引起之禍,將使國家永無寧日。哥,我還是那個主張:遠奸佞之人,納有道之諫,主動匡正缺失,以保全‘變法’之初衷;停止與皇上對抗,勿為善意者所誤,勿為惡意者所乘……”
王安石剛剛借兒子王雱的年輕氣盛,在腦中燃一束積極圖進之火,剎那之間,被王安國形似周全,實則舊話重提的冷風打得晃了幾晃。現在與平甫不是從頭爭辯的時候,但皇上“福威難測”正是他王安石所憂所慮的。憂慮之核還是在於自己因“威”下臺,何人因“福”上臺,及其人將以怎樣面孔面對“變法”大業?此時,“變法”前途難卜引起的強烈痛苦使他覺得兩邊的太陽穴膨脹起來,急忙舉起雙手按住額角……
就在這時,三十歲的呂嘉問在王安禮的大舅兄、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溫的帶領下,闖進書房。呂嘉問顧不得理睬眾人,神色慌張地徑直向王安石快步走去。
呂嘉問,字望之,安徽鳳台人,其祖父是御史中丞呂公著,其曾祖父是仁宗朝著名宰相呂夷簡,故以蔭入官。其人生性機敏而大膽。去年六七月間,朝廷第一次政爭爆發,知諫院、權御史中丞呂誨首先發難彈劾王安石,呂公著起而響應,他的彈劾奏表尚未呈上,底稿即被堅定支援“變法”的孫子呂嘉問從書房盜出,並連夜送交王安石。第二天早朝,呂公著在皇帝臨朝聽政時,第一個舉表彈劾。他神情莊穆,照本參奏,聲音宏亮,字句鏗鏘,為了引起皇帝的重視和群僚的贊同,他特意放慢節奏,大有夫子授課之狀。王安石聽得不耐煩,打斷呂公著的朗讀,戲曰:“呂公所語,某已猜知,容安石代為呈奏如何?”說完,即發揮其過目不忘之本領,仿呂公著之腔調,背誦底稿,竟無一字差錯。背誦完畢,向呂公著拱手:“請呂公指教,可有疏漏差錯之處?”
呂公著瞠目結舌,全然懵了。
群臣不知底細,驚駭於王安石先知之才,有人竟然喊出:“執政知人知事如此,真奇人啊!”
皇帝趙頊也糊里糊塗地誇讚:“此乃以自知之明而知人,朕驚服矣!呂卿,你還有什麼事情要稟奏嗎?”
呂公著仍在懵懂中發呆,根本沒有聽清皇帝的詢問,慌慌叩首回答:“臣、臣遵從聖旨。”說完,伸出抖動的雙手,把彈劾奏表呈上。
皇帝趙頊被呂公著逗笑了。他沒有計較呂公著的失態,從宦值手裡接過轉呈的彈劾奏表,笑著說出了兩個字:“退朝!”
呂嘉問出賣了老祖父,呂公著隨即被罷了御史中丞之職,貶到鄧州去了。人們呼呂嘉問為“家賊”,終世為士大夫所鄙視。
呂嘉問為“變法”立了一功,之後被王安石晉升為提舉市易務。
此人奸佞乎?小人乎?古人看,無疑奸佞中的奸佞,小人中的小人!
今夜,呂嘉問又匆忙闖進書房,把一個驚人訊息,吹進王安石耳鼓:“大內傳出訊息,皇上要詔令司馬光為執政了!”
真是一聲霹靂,王安石在這強烈的震驚中,霍地挺身躍起,突然又倒在軟榻上。他的老毛病偏頭疼驟然發作,“啊”的一聲,雙手緊緊抱住頭顱。
書房一片混亂。
夫人吳氏撲上前去,扶住滿頭冷汗、咬牙呻吟的丈夫,吩咐兒子王雱速去臥室取藥。
辛辛苦苦而闖了禍的呂嘉問,不知王安石何至於此,惶恐地瞪大一雙圓目。
王雱很快從臥室裡取回藥來,是一小瓶淺紅色藥汁。吳氏接過藥瓶,熟練地把藥汁滴入丈夫的左鼻孔。人們都緊張地注視著王安石的反應。
這瓶藥汁,是皇帝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