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杖發配永州。將作監主簿張靖武、御史郝士宣等貶離京都。由於同平章事韓絳“顓處中書,事多稽留不決”的偏袒保護,王安石得以解脫。
八月,罷韓絳同平章事,出知許州。
十月,罷“手實法”;罷呂惠卿參知政事,出知陳州;罷章惇權三司使,出知湖州。
十二月,罷王安禮館閣校勘之職,出知潤州。
皇帝御臣術不可能公正瞭解紛爭的脈絡,不可能逐盡朝廷與王安石、呂惠卿相親相近的人,更不可能消除這場紛爭產生的根源。皇帝趙頊半年工夫對朝臣連續不停地貶逐,只取得了朝廷表面上的沉寂。呂惠卿的勢力和王安石的勢力的生死搏鬥,仍在這暫短沉寂的時日裡悄悄地進行著。
“華亭弄權奸利案”從一開始就由呂惠卿的親信徐禧、王古、蹇周輔三人專案勘審,半年來“置獄鞫治”的結果,自然是“案情迷離”,獄久不決。被敲詐的僧人王竺、富民朱華等人,在審訊中死去活來,頂著“以錢賂官”的罪名,經受著酷刑的折磨,而華亭知縣張若濟、僧人文達和呂惠卿的舅父鄭膺等人,卻在獄中備受優待地玩著“招供”和“翻供”的把戲。皇上詔今日升卿的貶離京都和呂惠卿的貶知陳州,又為此案的拖而不決提供了合理的藉口。徐禧、王古、蹇周輔的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