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2 / 4)

小說:汴京風騷 作者:莫再講

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全然是一場“荒唐”的賭博?!“天人感應”,陰陽五行,一切統一於天,一切決定於天,皇帝沒有了,朝臣沒有了,世間的人都成了一群依從於“天命”的、失去靈魂的奴僕。只剩下聽任“天”的擺佈了,“變法”自然也就該停歇了!這是“天人感應”的悲哀,還是“天人感應”的榮耀?!“拗相公”王安石睜大一雙眼睛,望著御座上神情複雜的皇上,此時心裡也不禁顫慄,一個勁兒默默析念:皇上英明,斷不可糊塗至此啊……

皇帝趙頊在群臣惶恐的注視下開口了:“天高聽卑!天神終會為卑下流民的哭聲感動的,終會為卑微小吏的忠心感動的Z朕不敢漠視黎庶流民之苦,更不敢漠視卑微小吏憂國憂民之忠,朕無才無德,‘避殿’、‘減膳’、‘罪己’、‘求言’都不能挽回天心,只有以‘解冠自罰’之軀,依卑吏黎庶之願,遵照天意行道了……”

群臣傾耳靜聽。

“‘開倉凜、賑貧乏’,與朕同心,當速力行。樞密副使吳充聽旨:從即日起,開京都所有倉凜,賑濟災民,有敢違抗、怠慢者,斬無赦!”

吳充站起應諾。

“‘下召和氣,上應天心’。人天感應,必降吉祥。參知政事馮京聽旨:傳諭京都十大禪寺,從即日起,敬佛祭天,有敢晨昏懈怠者,當重罰!”

馮京站起應諾。

“‘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朕將聽納而從之!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安石聽旨:議停免行錢、議停市易法、議停青苗、免役追呼、議罷方田、保甲諸法……”

王安石踉蹌站起,他拱手想要爭辯,但嗓門發緊,心胸氣淤,聲咽淚流,說不出話來。

趙頊見狀,內心亦為之愴然。然決斷已出,矢志不移。他不再留意那個為扭轉大宋積貧積弱之勢而曾經君臣同心、情同師生的王安石,仰天疾呼:“天高聽卑,天高聽卑!朕已下令停止新法十有八事的推行了,總該算是順應了上天的示警吧?!威福莫測的上蒼啊,十日之內,快降雨霖吧!快救救驕陽炙烤中的大宋黎民百姓吧!仁慈的上蒼,無德無才的趙頊,向你跪倒哀求了……”

皇帝趙頊直挺挺地跪倒在高臺上,合掌祈天。

群臣匍伏叩頭,同聲高呼:“皇上……”

王安石頭腦一陣昏眩,重重地跌倒在御座前的磚地上……

篇十 津京 福寧殿

王安石書房 鄭俠畫室“天命”折磨著大宋京都的人們 一場“賭博”揭蓋 王安石在雷雨滂佗中仰天暢笑

天道遠,人道近。大旱之中已萬念俱灰的庶民百姓,使皇帝趙頊在延和殿決斷的一切,第二天就以霹靂之勢見諸於京都,而且虔誠無比。“天命”畢竟是震撼人心的。

京都外城陳州門、南薰門、戴樓門、順天門、利澤門、金耀門、西北水門、衛州門、新酸棗門、封丘門、陳橋門、東北水門、新曹門、新宋門、東水門內“開倉凜、賑貧乏”的粥棚開張了,安撫著湧入京都的流民。皇城司士卒維持著秩序,幹當官宣講著皇上的恩德。樞密副使吳充,騎著馬巡視著外城十五門的情景,一日三次地走進福寧殿,向皇上趙頊稟奏“皇恩浩蕩”之狀。

京都的大相國寺、興國寺、報恩寺、祐國寺、淨因寺、法雲寺、慶愛寺、龍興寺、上方寺、繁塔寺等十大禪寺,各在庭院之中,大擺祭壇,焚香敬天。在此起彼伏整日不歇的鐘聲、鼓聲、磐聲中,各禪寺的和尚身披袈裟,手數佛珠,傾巢而出,吟誦著朝廷下發的祈雨祝文:我大菩薩,為世導師,救危難於三塗,化清涼於五濁。比者官吏不德,刑政失中,訟獄非情,賦斂失節,故此驕陽,害死天物。警惕當世,以求悔悟。今皇上聖明,傍採民言,悉心交儆,敬佛祈天。伏願江海貢潤,田野蔥綠,林木蒼莽,龍天會朝,布為三日之霖,適副聖上之望……

參知政事馮京奔走於十大禪寺,每當深夜磐鼓之聲暫時停歇,便風塵僕僕地走進福寧殿,把一日香火輝煌的佛事稟奏給皇上。

呂惠卿、曾布、呂嘉問不得不代替“臥病在床”的王安石,分頭帶領二府、三司的一批官員,忙碌在京都的街頭、市井、雜賣務、雜買務,用鑼聲、喊聲、宣講聲和連夜印製的“貼示”,向商賈、小販宣佈“暫停市易法”的諭示,向黎庶細民宣佈“暫停青苗、募役追呼”,宣佈“暫停新法十八事”。回答他們的是驚訝,是人聲歡鬧、鞭炮齊鳴,繼而是對新法的詛咒、對他們的戲弄和侮辱。他們奉旨作為祭物敬天祈雨,等同奉旨埋葬自己。晚上回到各自的屋宅,忍著淚水喝著更加添愁的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