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種崇拜始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60年代肯尼迪和約翰遜執政時期達到了頂峰。然而,如果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來管理好小型機構以及諸如醫療保健機構這樣的非營利組織,那麼我們就無法沉溺於這種醫療保健領域的“限制機構化”趨勢之中。
總之,我們逐漸認識到,同“管理良好”的大型機構相比,小型機構更需要管理,而且管理對它們的影響也會更大。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對新建的企業家型機構,還是對業已存在的注重管理、不斷發展的機構而言,管理都會做出同樣大的貢獻。
舉個具體的例子:自19世紀以來,漢堡包售貨亭就在美國出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們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城市的街頭巷尾。但是,作為近25年來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麥當勞漢堡包連鎖店將管理應用到了昔日毫無規劃的夫妻小店的經營模式中。首先,麥當勞設計了最終產品;隨後,它重新設計了產品的整個製作工序;接著,它重新設計(或發明)了操作工具,使得每一塊肉、每一片洋蔥、每一個圓麵包、每一根炸薯條大小都是一模一樣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時間精準且完全自動化的製作流程。最後,麥當勞著手研究顧客所看重的“價值”,並將其定義為產品的品質和可預知性、快捷的服務、絕對的乾淨以及親切。然後根據這些要求制定出相應的標準,按照標準進行員工培訓,同時將員工的工資收入與這些標準掛鉤。
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管理,而且是相當先進的管理。
管理是引導美國經濟邁向企業家經濟的一種新技術(而不是特定的某個科學或發明),它也將促使美國走向企業家社會。事實上,在美國和所有發達國家中,在教育、醫療保健、政府和政治等方面,進行社會創新的天地遠比企業和經濟領域要大得多。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引進企業家精神(如今我們正迫切需要)的一個首要前提是,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應用到新問題和新機遇上。
這意味著,現在,必須將我們30年前為管理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投入到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的發展上來了,那就是:發展原理、不斷實踐、成立學科。
創新實踐
創新是企業家特有的工具。憑藉創新,他們將變化看做是開創另一個企業或服務的機遇。創新可以成為一門學科,供人學習和實踐。企業家必須有目的地尋找創新的來源,尋找預示成功創新機會的變化和徵兆。他們還應該瞭解成功創新的原理,並加以應用。
。 想看書來
第1章系統化的企業家精神(1)
系統化的企業家精神Ⅰ
“企業家”,法國經濟學家薩伊(J�B�Say)在1800年前後曾經這樣說過:“將資源從生產力和產出較低的領域轉移到生產力和產出較高的領域。” �但是薩伊的定義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企業家”是誰。而且由於薩伊杜撰這個詞的時間已經距今200多年了,因此“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這兩個詞的定義完全令人混淆不清。
�“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源於法文entreprendre ; 意思是“敢於承擔一切風險和責任而開創並領導一項事業的人”; 帶有冒險家的意思。這個單詞最早見於16 世紀的法語文獻。1800年前後,法國經濟學家、作家薩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將“企業家”一詞推廣使用。當時,薩伊作為新聞記者經常訪問英國,在那裡他熟悉了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托馬斯·馬爾薩斯的作品。在亞當·斯密的著作《國富論》中,沒有對資本的所有者和對企業進行組織和經營的管理者或“承辦者”進行正式的劃分。薩伊注意到資本家和“承辦者”的作用與職責是不同的,即使在這兩種角色集於一身的情況下也是如此。薩伊不滿意於以前使用的“承辦者”(undertaker)和“促進者”(promoter)這樣的詞語,於是創造了一個新的表達方式“企業家”(entrepreneur)。這個詞從此進入國際管理詞彙中。——譯者注例如,在美國,企業家往往被定義為創辦自己的全新小型企業的人。最近盛行於美國商學院的“企業家精神”課程,實際上就是從30年前的“如何建立自己的小企業”的課程發展過來的。在許多方面,兩者並無顯著的差別。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新辦小企業都是一種企業家行為,或者代表著企業家精神。
一對夫婦在美國某市郊開了一家熟食店或墨西哥餐館,他們的確是冒了一點風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