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天眼 作者:翱翔1981

崇煥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呆立良久,才在墳前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起身的時候,發現一直掃地的老太太突然停住,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暗暗點了點頭,嘴邊露出一絲嘉許的微笑。我想起此行的目的,或許這位掃地的老太太就知道佘家後人的下落。

我向老人詢問,老人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答道:“我姓佘,就是袁將軍第十七代守墓人。”我一時愣住,萬沒想到在我心中異常高大,英雄一般的人物,竟是如此普通。老人看來已過花甲之年,滿面滄桑,一身普普通通洗得發白的舊工作服,頸間掛了一張月票,一串鑰匙,手持一把巨大的掃帚。

我愣了許久,才將此行的目的講與老人。老人又笑了笑,道:“來吧小夥子,到家裡坐坐,坐下再聊。”我跟著老人轉過身來,向老人住家走去。轉身的時候我看見老人留著一條長長的髮辮,直垂腰間,不覺甚為詫異。老人看見我的表情,笑道:“這條辮子是二十多年前開始留的了,我曾發過誓,如果不能重修袁將軍祠堂,不剪去此辮。”我點點頭,心中一陣感嘆。

跟隨老人繞過幾堵圍牆,前面是幾間破舊的平房,老人開啟房門讓我進去。我在屋中坐下,不由得暗自打量屋中陳設,只見房中四白落地,收拾得甚為乾淨整潔,只是屋中傢俱已是那種早已過時的破舊傢俱,房中電器也是少得可憐,看來佘老師一家生活甚為清苦。

寒暄了幾句,我問起這次搬遷袁祠的事情。從佘老師的敘述我才知道,原來解放後政府曾一度對袁祠非常重視,但“文革”開始,祠堂被紅衛兵破壞,隨即又搬進數十戶人家成了大雜院。“文革”結束,佘老師夫婦前後奔忙二十多年時間,其中歷盡艱辛、受盡白眼,才終於引起社會各界和市政府的重視。借這次擴建廣渠門大街,由於新街將橫跨現在祠堂,政府特意撥款五百萬元,再加上先前社會各界捐款,準備將袁祠整體拆遷至離原地二里左右事先預留好的一塊空地上。搬遷後,會對袁祠重新修葺,對外開放,並被市政府列為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佘老師說到這裡,不由嘆了一口氣,道:“到今天,我才算是對先祖有了一個交代,我不能讓我們佘家十七代三百多年守墓歷史,毀在我手上,現在我就算立刻死了,也能安心地去見佘家列祖列宗……嗯,還有袁將軍!”老人說到這裡,眼睛不由得已經溼潤。我也沉默半晌,一時不知該如何勸慰。沉默良久,老人悠悠嘆了口氣,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對了,你是記者,如果有空,多寫寫袁將軍,袁將軍可是一個岳飛、文天祥那樣的大英雄,我們炎黃子孫應該記住他!”我點點頭,答道:“我也是這樣想的,袁將軍是我最敬重的英雄,我一定會竭盡我的微薄之力,讓更多人知道袁將軍的故事。”老人點點頭,神色之中甚為欣慰。

提起袁將軍,老人一改剛才惆悵神色,將祖上傳下來的袁崇煥將軍的故事娓娓道來,這些故事中有我所熟知的,更有許多我從未聽說過的,直聽得我熱血沸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最後說到袁崇煥將軍死後的事情。原來袁崇煥被處極刑後,全身骨肉均被當時誤認為他是漢奸的京城百姓吃光,僅剩一顆頭顱,那還是因為崇禎帝要留下他的首級“傳首九邊、以警後人”。當晚,袁將軍首級被懸於廣渠門外旗杆,深夜時分,佘家先祖與將軍帳下另一名義士,兩人冒死爬上旗杆,將將軍首級偷回,並親手將袁將軍遺體埋於佘義士自家後院,佘家先祖從此隱姓埋名,終生為袁崇煥守靈,並交待後人,所有佘氏子孫,好好讀書,終生不做官,世代為袁將軍守靈。

聽到這裡,我對佘家的忠義崇敬萬分,於是問起佘家先祖的名諱。老人笑了笑,道:“先祖姓名已不可考,那時為避朝廷追查,佘家數度改名異姓,直到乾隆年間,袁將軍冤案才得平反,佘家才能堂堂正正為袁將軍守靈,佘家的族譜也是從那時才開始有的。在此之前的事情,都是靠口傳,因而許多先祖的事實都已淹沒。外人提起先祖,都稱他為佘義士。”聽了老人這番話,我心中甚是惋惜。

感慨了幾句,又想起當年與佘家先祖一起將袁崇煥首級偷回的另一位義士,於是問起他的事蹟。在老人敘述中,我得知這位義士是袁將軍好友,姓名也已不可考。老人只是從先人口傳中得知,兩人當年將袁將軍首級偷回安葬後,從此那人遠走高飛、音信全無。老人說到這裡,頓了一頓,道:“關於那人的下落,有兩種說法,剛才所講是一種,還有一種:兩人當年將袁將軍安葬後,本是要一道為袁將軍報仇,但最後先祖留了下來,終生為袁將軍守靈,而報仇一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