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外面傳出各種各樣針對燕衛在倭國的傳言,這些宋隱也略知一二。
現在看到朱棣為此事困惑,宋隱呵呵笑了。
“燕王殿下恕罪,我只是覺得燕王府這些年來風頭過勁,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這些年來,一個朝鮮就已經讓京城的許多文武百官,對燕王殿下頗為忌憚。”
“如果得知燕王殿下攻打倭國那麼順利,又獲得了那麼多財物。”
“你覺得那些人眼紅起來,不會向皇上上奏,彈劾你嗎?”
宋隱這番話當即讓朱棣臉色凝重起來,“難不成宋師覺得,父皇會聽信那些讒言,或者是父皇也擋不住百官的彈劾嗎?”
宋隱點了點頭,“燕王殿下,您現在的實力有多壯觀?您自己心中有數。”
“一個燕國,現在又加上一個朝鮮,這兩個獨立於大明之外,屬於燕王殿下的勢力愈發壯大。”
“如果得知又擁有了倭國,你覺得燕王府還能安全嗎?”
朱棣聞言大怒,“哼,那些小人之心,即便是本王手中擁有更多的藩國,本王的軍隊都不足以造反。”
“更別說,本王何時想過要造反了?”
“燕王殿下慎言!”
宋隱苦笑著搖頭,朱棣還是太天真了。
“現在整個大明朝由皇上壓制住,那些人即便是忌憚燕王殿下,行事多少還是有些分寸。”
“但是若干年後呢?皇太孫真正繼位以後呢?”
“那時的皇太孫,能壓制得住文武百官嗎?”
宋隱這一席話,讓朱棣愣了很長時間。
然後朱棣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若有所思地開口,“那時的朝鮮和倭國,幾乎已經是本王的藩國。”
“而那時,自然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所以當真有可能,會有人覺得本王對大明朝極具威脅力。”
“沒錯,正是如此。”
宋隱輕輕點頭。
“所以燕王殿下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最好是韜光養晦,對外示弱。”
“而且燕王殿下還得讓皇上知道,現在是剛剛收復朝鮮和攻進倭國,所以繳獲了許多財物,這才有能力每年給朝廷上繳一千萬兩貢品。”
“但是隨著朝鮮和倭國的財物被繳獲得差不多後,以後獲利自然是一年比一年少。”
“所以請求皇上下旨,同意燕王府打出去替大明拓展疆土。”
“但是每打下一個國家,前三年,每年給朝廷上交一千萬兩貢品。”
“三年後,那些藩國的財物已經搜刮得差不多了,請皇上允許這些藩國不再上繳貢品。”
“而且那些藩國也完全屬於燕國的疆土,無論大明帝王如何更替,都不得收回這些藩國的所有權。”
“藩國內的所有政務,全權由燕王殿下負責。”
朱棣聽了連連點頭,不過宋隱說的這些條件,他父皇都同意的話,以後做起事情來就不會那麼畏手畏腳了。
宋隱看到朱棣對於外面流言一事已經釋懷,當即話題一轉,“燕王殿下,微臣覺得,在倭國燕城通往港口那條通道,應該鋪設一條水泥大道。”
朱棣一怔,隨後皺著眉頭看著宋隱,“宋師也是知道的,燕王府開銷極大,每年還要給父皇上供那麼多貢品。”
宋隱微微一笑,“燕王殿下,雖然燕王府一開門就開始花銀子,這些年下來,燕王殿下幾次征戰漠北,繳獲的財物不能少了。”
“這一塊的收入,咱雖然估不出來,但是朝鮮這幾年獲利,以及這次攻打倭國繳獲的財物,把倭國燕城周邊的道路全鋪成水泥大道都沒問題。”
“沒有,咱沒有那麼多存銀!”
朱棣幾乎是斬釘截鐵地搖頭,眸中滿是警惕之色。
“宋師也是知道的,咱燕王府掙得多,但是開銷也大啊!”
“燕王殿下,有舍才有得。”
宋隱徐徐到來,“燕王殿下也知道倭國那個地方山丘比較多,運送貨物相當不便。”
“每次把在倭國獲取的財物搬往船上,又或者是北平府這邊發往倭國的物資運往燕城,費時又費力。”
“最主要的問題是,隨著咱們對倭國的控制,很快,北平府也會開通跟倭國的貿易生意。”
“如果沒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高速通道,勢必會影響生意。”
“有了這條高速通道,開通貿易後,用不著兩年就能把投資給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