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黃石進來了。
不等黃石見禮,朱棣已然開口,“你怎麼回來了?”
“回燕王殿下,末將請求往倭國派遣一些官吏。”
朱棣神色一凝,“發生何事?流放官員不聽你們指揮嗎?”
黃石擺手,“那倒不是,可流放官員基本上是武將,個別官吏性子還糙。稍不順心就要打要殺。”
“我等擔心這樣治理下去,不出兩年倭人便殺沒了。”
“而且倭國缺糧,請求精通農耕人員支援。”
“水利和匠造人才,也缺乏。”
原來如此,朱棣瞭然點頭。
那些武侯,還真不會把倭人當人。
黃石接著稟報,“末將這次還帶回了五百萬兩白銀。”
朱棣點頭,“你此次回去,可以先帶三十名官吏走。”
“這件事情你去找世子殿下對接就行。”
“太好了!”
黃石大喜。
……
此時東宮。
朱允炆很自信地看著黃子澄,“黃大人,咱覺得燕王府是因為有士紳和大儒們支援,才強大起來。”
“但咱是大明儲君,北平府的能人異士都是咱的子民。”
“如果讓他們對咱效忠,燕王府會缺少助力。”
“這個……”
黃子澄陷入沉思,考慮此事可行性。
朱允炆仍然繼續,“北平府士紳們膽敢有異心,咱正好讓皇爺爺把他們列入富民冊,遷出北平府,替朝堂效忠。”
“皇太孫英明!”
黃子澄也贊同此策。
“北平府士紳們只能效忠皇太孫。”
“皇太孫還可以把北方進士拉攏到麾下。”
“皇太孫主動招攬,他們必定心懷感恩。”
“黃大人此計不錯。”
朱允炆很滿意。
“那麼此事由你去辦。”
“微臣定會盡心促成此事。”
很快,還留在京城的高偉光,張斌,於志這些北方學子,朱允炆召見了他們。
這些北方學子,此時對東宮還是心有怨氣。
科舉舞弊一案,他們心裡明鏡著,知道自己為什麼沒被錄上。
緊接著,一些被黃子澄和齊泰授意的商賈,也懷著複雜心情前往北平府。
皇太孫竟然相當重視他們!
……
“賀曉,你是說,皇太孫要撬走北平府根基嗎?”
宋隱得知賀曉來意,滿臉難以置信。
“他還真敢啊!”
宋隱嗤笑一聲。
朱棣更是不屑一顧地冷笑。
賀曉滿臉苦澀對朱棣抱拳,“還請燕王殿下恕罪,那位身份高貴,小人根基全在南方。”
“現在那位不準小人再跟燕王府合作,小人萬般不願,卻不敢違抗。”
“那位一句話,就能將小人抄家滅族。”
“哼!”
朱棣冷哼,“所以你想不再跟咱合作?”
賀曉惶恐著解釋,“還望殿下恕罪,那位的意思小得不敢不從。”
“小的願意將賀家在北平府的所有店鋪,都無償給燕王府。”
“或者給燕王府賠償。”
朱棣仍然一臉惱怒。
賀曉趕忙說,“小的建議殿下選擇賠償金。”
朱棣挑眉,“何意?”
賀曉苦笑,“因為那位發狠的話,那些店鋪也保不住。”
“所以倒不如接受賠償款。”
“朱允炆,咱還真是小瞧你了?”
朱棣怒火中燒。
朱棣看著宋隱,“宋師覺得呢?”
宋隱不贊同,“你也不缺銀子,就要店鋪吧!”
朱棣眼睛一亮,“宋師有何對策?”
宋隱唇角勾起一抹冷意,“現在白糖已經成為百姓常用調味品。”
“那位想整你,你就斷了南方貨源。”
“白糖斷供?”
賀曉臉色都變了。
朱棣則是興奮笑了。
宋隱看著賀曉,“你覺得燕王府的根基是區區士紳和商賈嗎?”
賀曉連忙搖頭,“非也,燕王府的根基是北平府十多萬百姓。”
“現在燕王殿下還多了燕國,朝鮮和倭國這些根基。”
宋隱讚賞點頭,“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