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隱頗感無奈,“老朱頭殺了那麼多貪官汙吏,貪官不還照樣前仆後繼。”
“唉!”
朱棣嘆了口氣,一臉怒意,“難道就讓清官困苦,貪官肆無忌憚斂財嗎?”
宋隱思忖片刻,“不如壓制一下貪官數量。”
“如何壓制?”
朱棣來了興趣,“咱就知道宋師有辦法。”
宋隱繼續,“關鍵要解決官員俸祿問題。”
朱棣困惑了,“宋師不是說官員俸祿,養家沒問題嗎?”
“是沒問題。”
“可是五品以下官員俸祿就太低了。”
“遇上人口多的就剛夠飽腹。”
“但就沒有餘錢購買筆墨紙硯,肉食等物品。”
“也挺貧窮!”
朱棣一愣。
“所以,許多官員起初並不想貪汙。”
“可想到他們苦讀多年取得功名,卻未能改善生活。”
“但身邊士紳和商賈們如此富裕,在貪官炫耀誘惑下,自然內心不平衡。”
“時間久了,也就有官員經不起誘惑。”
“即便自己守住初心,那他們家人呢?”
朱棣聲音低沉,“難不成要增加他們俸祿?”
宋隱詢問,“你覺得每年稅銀,足夠給官員增加俸祿嗎?”
朱棣搖頭,“自然不夠。”
大明體系下的官員那麼多,即便每個官員增加幾石糧食,都高達十多萬石。
宋隱提議,“可以用寶鈔代替。”
朱棣微微蹙額,“只有這個途徑才能減少貪官嗎?”
宋隱解釋,“這樣只能緩解貪官頑疾,卻無法根治。”
“提高俸祿就能緩解嗎?”
宋隱搖頭,“提高俸祿的做法,收效甚微。”
“但是可以考慮根據官員業績,在年末時增設年終獎。”
“年終獎多少?根據當年賦稅決定。”
“可以設甲乙丙丁幾個級別。”
“考核為甲等,獎勵十五倍月俸。”
“乙等則十倍!”
“丙等五倍!”
“丁等沒有獎勵。”
“而且考核為丁等官員,還是要查一查原因。”
“是渾水摸魚,還是受人排擠打壓?”
“甚至官員有沒有出錯、涉案、欺壓百姓、隱瞞不報等等,都可列入考核內容。”
“我這只是拋磚引玉,你可以讓朝臣將考核內容進行細化。”
“年終獎不能一夜暴富,卻是對官員工作的肯定。”
“這樣當有人想要賄賂他們時,他們就會多加思量。”
“只要官員不互相勾結,官員間多了些忌憚,自然能減少結黨營私。”
“為了拔得頭籌,官員必定會設法提高業績。”
朱棣震驚地打量著宋隱。
如此一來,官員間相互監督,齊心協力。
大明豈不是官場愈發清廉,趕超漢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