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完後,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宋隱這王八蛋,還挺會給人下套的!
一個精鹽生意,卻讓他勾勒出規模如此大的宏圖,甚至還讓朝廷成立一個鹽司。
讓朝廷有機會將鹽商及鹽稅悉數掌握在手中。
更以朝廷名義建立一個屬於朝廷的商號,這屬於朝廷產業的生意,可以替朝廷獲得持續不斷的收入來源。
這樣一來,國庫就不會像以往那樣,動不動就會出現虧空和銀子不夠用的情況。
這些商號都在朝廷的監控中,自然也就有了保障,也相當於是國庫的一部分了。
商號按規定要上交稅,但商號裡的流動資金等資產,朝廷都有權呼叫。
這就是讓朝廷進行監控的原因,也是朱元璋最樂意看到的結果。
不得不說,宋隱想出的妙招,不但讓朱元璋心情愉悅,還雙手贊成。
可笑,那些鹽商還在絞盡腦汁地奪取精鹽生意。
殊不知,宋隱早就將他們全都算計進去。
果不其然,此事由宋隱出面解決,再恰當不過了。
宋隱步步設局,就組合成一套將商人引進局中的套路。
不但能平息鹽商的憤怒,還能將他們收為己用,成為替朝廷賺錢的工具。
朱元璋很明白,商人作用巨大。
元朝末年時,有一個叫張士誠的鹽商,便是透過售鹽而獲得鉅額財富,並用這筆錢籠絡不少人一起造反。
最終敗於朱元璋之手,自殺身亡。
一個鹽商能耐如此大,竟能夠號令鹽丁造反起義!
現在宋隱給出的辦法,徹底地杜絕了這種情況。
天下商人,皆為利來,不會過多考慮其他人的利益,更不可能替百姓著想。
一旦損害了他們的權益,瞬間會抱團發難,用各種名義掀起暴動。
現在好了,宋隱這三步就可以讓朝廷將他們悉數收為己用,並在朝廷的掌控中。
鹽商現在是朝廷的鹽商,與民爭利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也將鹽商的暴動扼殺在萌芽之中。
如此一來,朝廷不但在精鹽生意上掌握了主動權,甚至還獲得利潤的大頭,簡直是一舉多得!
“唉!有時真想開啟宋隱的腦袋瓜子,看看他的腦子是什麼做的?”
看完宋隱的回信,朱元璋無比的感慨!
這辦法實在是太好了,讓朱元璋無比欣賞宋隱的頭腦。
同時朱元璋也更加糾結,宋隱這傢伙精明過頭了。
真想知道他的腦子是怎麼長的,怎麼什麼鬼點子都想得出來。
朱元璋甚至猜測,宋隱提出要做精鹽生意時,是不是就已經想到了這些應對法?
比宋隱的性格,別看表面上他似乎什麼都不在意,事實上,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控當中。
比如修建長城時,商人爆發出質疑官府貪汙的衝突,宋隱三言兩語就化解了危機。
現在精鹽一事還是如此。
但最讓朱元璋感到開心的是,這次他以皇帝的名義去信,宋隱的態度讓他非常滿意。
至少,宋隱在大是大非面前,知道君臣的尊卑之別。
朱元璋心情無比愉悅,比起宋隱替他想到的解決辦法,他更樂意看到宋隱在他面前伏低做小的姿勢。
只不過,這也只是朱元璋此刻的心情。
看完信,他正準備有所動作時。
送信的錦衣衛開口,“啟稟皇上,宋大人還讓屬下帶了一封信給朱老爺。”
聞言,朱元璋怔住了。
還有信給朱老爺!
宋隱想幹什麼?
“把信給朕!”
他倒要看看,宋隱是不是在精鹽這事上還留有後手,還有其他的打算,並且是要瞞著皇帝跟朱老爺密謀!
真要如此,宋隱這次栽的跟頭可就大了。
畢竟宋隱並不知道朱老爺就是皇帝。
錦衣衛遞上信後,朱元璋揣著好奇的心情開啟。
卻見信上寫道:
“朱老爺,看看你辦的啥事呀?你腦子進水了嗎?”
“這麼大利潤的生意,你說給朝廷就給了,你拿我的生意去表忠心,思想覺悟挺高的嘛!”
“原本咱想著悶聲發大財,讓你多賺點銀子,時機成熟時你要造反,不也多點造反的本錢嗎?”
“你倒好,現在搞得朝廷上下,甚至連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