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員在乎自己的仕途前程,但是有些百姓終其一生就是一個普通百姓。
或許根本就沒有任何想法,只要溫飽有居住的地方就滿足了。
宋隱微微一笑,“公辦學校可以統一校服,學校不同,牌子和款式都可以不同。”
“可以讓布商跟朝廷合作,服飾有多個品牌,然後透過營銷手段進行統一。”
宋隱解釋得如此通透,朱元璋一邊聽一邊消化。
雖然加分項分值不高,卻對官員來說也是聊勝於無。
宋隱此舉,顯然在馭人術中增加了心理作用。
一點小分值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前程嗎?
這聽起來顯得有些荒謬,但是貪便宜,不正是人的本性嗎?
百姓如此,官員亦是如此。
蠅頭小利就在眼前,誰願意放過?
朱標此時也想明白了其中奧妙,神色頓時豁然開朗。
林芳棟更是連連點頭,有宋隱出謀劃策,這個事情終於有了解決辦法。
唯有朱元璋仍然持懷疑態度。
這樣做,效果能有多大?
本來朝廷為了杜絕鋪張,要求統一服飾,理應朝廷負擔費用,官員和百姓免費使用才對。
可是現在卻讓他們自掏腰包,這顯得有些不厚道吧!
“宋隱,因為要統一服飾,捆綁了之前的一些政策,如此做是不是有些不地道,也有些兒戲?”
朱元璋身為皇帝,自然是以朝廷法制為準繩來考慮問題。
尤其是任用和淘汰官員,都有著嚴格的規矩。
雖然這個辦法能把朝廷損失降到最低點,可是朱元璋終始覺得有失公允。
而且還非常唐突。
可是宋隱聽了朱元璋的話卻不以為然。
“皇上,何來兒戲之說?”
“對官員的考核雖然以業績為主,但是如果官員沒有禮數,不修邊幅,接待貴賓及外國使臣,不也同樣讓朝廷沒面子嗎?”
“就說學校裡,一個個學子穿著奇形異服,邋裡遢遢的,外國使臣見了,難道不會覺得大明的花朵,大明的未來如此浮誇,會輕視我大明嗎?”
“皇上,咱們此番改革,改的是大明的臉面,自然也要激發起官員和百姓的集體榮譽感。”
“如此一來,外國人看了都會覺得我大明上下同心,凝聚力強。”
“這個不也是我大明精神面貌的一種表現嗎?”
“這樣做,可以提升經濟,又能提升面子,豈不是雙贏?”
宋隱以通俗易懂的解釋,點出了服飾不僅代表身份,而且還代表一個王朝面子的雙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