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是要治理好朝廷官員,然後才去整頓百姓。
在他看來,如果百姓被人欺負,日子過得不好,是因為出現了不視民為子的貪官。
所以朝堂裡現在才多了一些以宋隱領頭的實幹派官員。
但宋隱卻不認可朱元璋的理念。
“簡直是謬論!”
“你用什麼手段來整治官員?你的手段就是不停地殺,總有一天,你把所有官員都殺光,整個朝堂除了你自己,再無他人!”
“難道你不知道,就是因為你的大屠殺,許多學子都不敢參加科舉,不敢當官。”
“治理國家,首先應該以民為本。”
“只有以民為本,給百姓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生存環境,這才是治國之道。”
“大明王朝是你打下的沒錯,但你當時不也是一個百姓嗎?”
“你一個百姓都能創造一個王朝,其他百姓呢?就算最終失敗了,但有人造反,大明不也一樣麻煩嗎?”
宋隱連番反駁,說出一番跟朱元璋截然相反的理念。
宋隱認為,以民為本才是核心,才是治理上策。
以民為本才是國之根本。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能承認你是皇帝,也一樣會造你的反。”
“你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吧?”
“只有讓百姓們安居樂業了,他們才會安定下來,沒有反心!”
“百姓安定下來,才能集思廣益,讓大明全方位發展,這才是夯實國力的根本。”
宋隱說得口乾舌燥,端起一壺酒猛灌了幾口,隨手擦掉嘴角的酒汁繼續,“百姓安居樂業了,民生問題也解決了,百姓自然會配合朝廷搞治理。”
“就你那歪理,還想整頓官員?信不信許多官員都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難不成你能把所有官員都殺了嗎?”
“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吃飽住好,有工作有銀子,百姓越來越好,大明才能越來越好。”
宋隱根本不客氣,劈頭蓋臉好一頓說。
他的觀念跟朱元璋截然相反,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直接開吵。
朱元璋認為,官員是百姓和皇帝之間的媒介。
身為皇帝,就要管理好這個媒介,不能讓這個媒介亂來。
所以他要不停地監控和整頓,讓百姓能夠安心。
他也一直用實踐來檢驗自己的想法。
在朱元璋看來,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天下,也等於是百姓的天,但唯獨不是權貴大臣的江山。
所以當他得知胡惟庸生出異心,淮西一派有異動時,他絕不手軟。
就連宋隱,如果不是因為他造福了百姓,就他收受賄賂的那些事情,有幾個腦袋都不夠殺的。
所以朱元璋根本就不認同宋隱的說法。
“你才是放屁。”
“你特孃的說的全是屁話。”
“歷朝歷代,哪個皇朝不以民為本?不去想著替百姓謀福利?”
“可偏偏有人貪得無厭,永遠無法滿足。”
“咱靠一個碗建立了大明,但面對飽經戰火荼毒的百姓,咱必須震懾住官員來保護他們。”
“如果不是因為有咱震住那幫官員,你覺得百姓可以休養生息嗎?”
“你竟然還不贊成咱的治國理念?”
朱元璋越說越惱火。
宋隱的理念,他根本接受不了。
說什麼以民為本,就要滿足百姓需求,普天之下,那麼多百姓,如何一一滿足?
朱元璋想的是,只要官員不去騷擾百姓,認真工作,多替百姓做些實事就不錯了。
想要滿足所有百姓的需求,根本做不到。
朱元璋甚至拿前朝進行比喻,聽起來他說得頭頭是道,但宋隱卻不這麼認為。
能夠吸取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不是壞事,卻也算不上好事。
歷朝歷代在建國初期都想借鑑前朝經驗。
永遠都只知道跟過去比較。
雖然知道了誰對誰錯,但對於現在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宋隱為此根本不屑一顧。
“有個毛用!”
“你就只知道緊緊盯著過去,那你看過去的皇朝還不是全軍覆滅,成為亡國奴。”
“一個朝代連幾百年都維持不住,你還覺得非常光榮嗎?”
“一味地只知道借鑑前朝的經驗,難不成你也想看到大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