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到宋隱舉薦的人是徐允恭後,嘴角上揚,勾起一抹心領神會的笑意。
宋隱這小子,眼光夠毒辣的。
自己不過是稍微暗示了一下,宋隱就明白了自己心思。
可是淮西武將卻怒氣沖天。
別以為他們都是武將,一群大老粗,就聽不出宋隱那話裡含沙射影的味道。
合著還要防著他們會監守自盜嗎?
此時,許多人才回過味來。
他們差點忘記了宋隱身後,可是有魏國公徐達替他撐腰的。
徐達雖然年邁,但是那些忠於他的部下,同樣視宋隱為首。
甚至還有大臣想得更遠。
別看宋隱沒有上陣殺敵的本事,但是宋隱除了魏國公的軍隊,還有幾十萬朵顏大軍的支援。
真要較真起來,宋隱手上的兵力,可不比淮西武將差。
甚至還能抗衡!
“宋大人的建議甚好!”
“本宮覺得,徐允恭可擔起大任。”
朱標也立刻表態,他出口也就意味著此事已經敲定,淮西武將縱然再不樂意,也不敢反對。
好在主帥仍然由他們淮西武將的人擔任,這點多少讓他們感到欣慰。
“既然眾愛卿都無意見,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了。”
“宋隱,此戰軍事物資及軍餉如何,不會再如北方一戰那麼緊張了吧?”
“雖說西南不似北方那邊有南北通道,但是咱相信你定有辦法解決此難題。”
朱元璋一通話說完,宋隱已經咬牙切齒,有股衝動極想衝上去踹朱元璋幾腳。
這朱老頭,妥妥地站著說話不腰疼。
“皇上,不用說,此次交通運輸肯定是相當麻煩。”
“而且對方是早有預謀,早有準備的起事。”
“這一戰咱們不能蠻打,需要精心策劃一番。”
“後勤補給方面,臣會盡力的。”
得到宋隱保證,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
“那就速速準備,等你們班師回朝,咱定當重賞。”
“退朝。”
朱元璋雖然說得慷慨激昂,心裡卻有些沉重。
雖然宋隱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但是朱元璋知道這次確實遇到了大麻煩。
真不知道宋隱能不能將作戰物資及時運過去。
甚至朱元璋都覺得,即便晚了一些時日,就算沒有按期運到,只要能到就不錯了。
還好,去年的稅銀都收上來了,還沒有花。
所以軍餉方面不用擔心。
退朝後,文武百官都心情地沉重地離開。
宋隱也打著呵欠邁腳要走,傅友德卻朝他走了過來。
“宋大人,此次戰事,後方補給就辛苦宋大人了。”
傅友德位高權重,是開國功臣,可是此時他卻對宋隱拱手見禮。
這態度讓宋隱有些驚訝。
要知道,淮西勳爵一個比一個牛皮轟轟,平日裡就連傅友德也是一個德性。
可是此刻他卻表現的如此彬彬有禮,出乎宋隱意料。
不過宋隱也知道,這傅友德可比藍玉聰明多了,該收斂時也會藏起鋒芒。
“國公客氣了,本官既然負責此事,自然會盡心盡力。”
“但是本官也想提醒國公一句,此戰不可冒進,地形方面既是劣勢,用得好的話,反過來也會是優勢。”
傅友德當場愣住了。
他聽得出來,宋隱這話,既有警告,也有提點。
“宋大人放心,老夫自會小心應戰。”
“那麼補給就拜託宋大人了。”
傅友德說完,再次對宋隱拱手施禮,這才移步離開。
宋隱盯著傅友德背影,心裡冷笑。
淮西武將,哪一個不是揣著八百個心眼,心思各異。
他們因為利益形成共同體,極難離間。
宋隱也沒有多想,畢竟還有更頭疼的事情等著他。
雖說發生了戰事,但是真正影響到的部門,也就軍部、兵部和戶部這三個部門。
其他部門官員除了有些緊張以外,在戰事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甚至這場戰事,還成為他們的談資。
有些官員覺得,此次戰事,大明軍隊必定獲勝,甚至已經做好了大軍凱旋的準備。
但也有不反對的聲音,認為此次戰事跟北平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