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進攻利比亞西部,為此制定了“雜技家”計劃。
最後結果卻是“真的翻了一串跟頭,可惜都是向後翻的”。
英軍潰不成軍,向東狂奔。
大名鼎鼎的“沙漠之鼠”第7裝甲師師部被殲,師長梅塞維被俘。
幸而他混在普通士兵中沒有暴露身份,幾天後瞅空逃走。
6月20日,隆美爾猛攻託卜魯克,守將克洛珀招架不住,次日率3�5萬人繳械。
堅守了近兩年之久,名揚四海的“不屈要塞”終於落入德國人之手。
6月22日,隆美爾晉升為元帥(此前在1941年5月升為上將),勁頭倍增,率部窮追猛打,殺入埃及,竟一路打到距亞歷山大僅96公里的阿拉曼城下。
英國朝野舉國皆驚!軍內軍外為之譁然。
阿拉曼是一海岸小鎮。
沿海平原自西向東延伸於此。
由於受到南面不可逾越的卡塔臘盆地的擠壓,漸漸收縮到僅90公里寬。
之後又豁然展開,直通埃及心臟尼羅河三角洲,故成為屏護埃及的咽喉要地。
隆美爾兵至此地,無疑似尖刀頂住了英國人的胸膛。
訊息傳至倫敦,議會群情激憤。
反對黨議員指著丘吉爾鼻子臭罵,斥責政府和軍界無能,又四處串聯,欲扳倒丘吉爾政府。
在開羅,英軍中東司令部更是一片慌亂。
總司令奧金萊克宣佈實行緊急狀態。
駐亞歷山大港的軍艦升火啟航,躲向外海。
6。非洲——沙塵與血霧共舞(2)
金字塔旁壘起工事,參謀們忙不迭地在焚燒檔案,黑煙裹著紙灰直衝天外。
埃及百姓拖兒帶女,攜金帶銀,亂哄哄湧向車站和碼頭。
整個開羅和亞歷山大的市區被惶惑和恐懼所籠罩。
而在義大利,墨索里尼眉開眼笑,喜不自勝,匆匆飛抵利比亞,躍躍欲試,準備前往開羅參加入城慶典。
危機時刻,丘吉爾再次展示其堅韌不屈的品格。
他以三寸不爛之舌,回擊反對黨議員,把戰敗責任推諉給前任政府疏於軍備的政策,歸咎於隆美爾的“強悍”。
羅斯福此刻也伸手拉了他一把,派6艘快船把從美國軍隊中抽調出的300輛新型謝爾曼式坦克運到埃及。
更為幸運的是,隆美爾的部隊此刻已是強弩之末,只剩37輛坦克,隨行意軍仍不中用,首戰阿拉曼乏力受挫。
驚魂未定的英軍想殺一回馬槍,結果兩軍一場混戰,誰都未佔便宜。
戰線穩定在阿拉曼。
雙方安營紮寨,掘壕固守,各自埋下幾萬枚地雷,在海岸到卡塔臘盆地間形成對峙。
丘吉爾當然不滿意這種局面,就調兵增援埃及,並親赴開羅,改組中東司令部。
他撤掉了奧金萊克中東司令兼第8集團軍司令的職務,派去了兩個新人——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