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2 / 4)

小說:二戰全景紀實 作者:紅色風帆

”。

但戴高樂在卡薩布蘭卡會議開始後,仍不動身。

羅斯福急電催促艾登:“新郎已到,新娘何在?”

在三請四催之下,戴高樂終於在1943年1月22日飛到卡薩布蘭卡。

戴高樂來到卡薩布蘭卡,住在與吉羅相鄰的別墅裡,卻拒絕與吉羅相晤。

吉羅將軍對戴高樂更是不屑一顧。

丘吉爾、羅斯福二人為此傷透了腦筋,軟硬兼施,想逼二人“成婚”。

功夫不負有心人,英美兩國首腦最終迫使戴、吉兩人同意會見、握手。

1943年1月24日下午,這兩位法國將軍終於在羅斯福別墅的花園裡同時亮相,在羅斯福面前做了“一次短短的、甚至是勉強的握手”。

當丘吉爾進來時,戴高樂對他說:“我們兩人已經同意……

我們將盡我們的力量來草擬一個圓滿的計劃,一起行動。“

1月26日,兩人發表了聯合公報:“我們會見了,交談了,確定了所要達到的目標。

這個目標就是徹底打敗敵人,以獲得法國的解放和全人類自由的勝利。

“如果在戰爭中能把全體與盟國並肩作戰的法國入團結起來,我們相信,這個目標一定能達到。”

丘吉爾寫道:“在舉行這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告成功的強迫婚姻或‘持槍通婚’之後,總統便對記者發表了演說,我支援他們意見。”

羅斯福、丘吉爾舉行了記者招待會。

羅斯福在招待會上爆炸了一顆“大炸彈”。

由於會議一直嚴格保密,記者們見二位首腦一起出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羅斯福總統的一席話更使他們目瞪口呆:“……只有完全摧毀德國和日本的戰爭威力,世界和平才能到來……

摧毀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戰爭威力,就是要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無條件投降……

這並不是說要消滅德國、義大利或日本的人民,而只是說要消滅這些國家的以征服和鎮壓他國人民為基礎的哲學。“

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無條件投降”,在當時和戰後一直受到許多政治家、軍事將領、評論家和歷史學家們的批評。

這些人,其中包括許多德國反納粹的高階將領抱怨說,“無條件投降”其實幫了希特勒和日本軍閥的忙,為他們煽動狂熱的民族主義,加強對社會的控制,提供了根據;給那些想推翻納粹政權的人造成極大的困難,致使戰爭一直打到希特勒自殺身亡方告結束。

戰後英國工黨政府外交大臣貝文在1949年7月21日向英國下院報告說:由於“無條件投降”的政策,他在戰後德國重建問題上遇到極大的困難,並說當時沒有人就此政策同他或戰時內閣商量過。

丘吉爾當場起身辯駁說:他自己也是在這個記者招待會上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

羅斯福總統事後似乎有點後悔。

他對自己的顧問霍普金斯這樣說:“我們為了使這兩位法國將領在一起費了那麼大的勁,讓我感到就像讓格蘭特和李美國內戰(1861—1865年)時的兩位將軍,格蘭特是北方資本主義各州軍隊的司令,李是南方奴隸制各州軍隊的司令。

內戰結果南方失敗,李向格蘭特投降了。

——作者注。

言歸於好一樣困難——後來,就突然舉行了記者招待會,溫斯頓和我都沒有時間準備。

我突然想起人們把格蘭特叫做‘老牌無條件投降’,於是我就知道我說過這句話。“

羅斯福似乎事先沒有與丘吉爾商量,腦子一熱,信口說出這麼個詞。

但事後人們發現羅斯福手裡有一大疊發言稿,事先也同丘吉爾協商過。

丘吉爾在1月20日也將“無條件投降”的政策報回英國戰時內閣,徵求意見。

在記者招待會的前一天中午(即1月23日)的午餐上,羅斯福又說出這個詞。

霍普金斯立刻點頭叫絕,丘吉爾一面慢慢嚼著東西,想了一下,皺了皺眉,又想了一下,臉上泛出微笑,道:“真是個十全十美的詞!我現在就可以看到戈培爾和他的黨羽們聽到這個詞後會怎麼樣狂叫起來。”

顯然,這不是羅斯福頭腦一熱說出的話。

羅斯福究竟如何想的,人們不得而知。

但從他與兒子伊利奧在記者招待會後的一席話中,可以窺見到他的心境。

他這樣對兒子說:“你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