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二戰全景紀實 作者:紅色風帆

13。蘇軍大反攻(4)

此役是烏克蘭第3和第4方面軍實施的,先後打了一個月(1月30日至2月29日)。

蘇軍參戰的兵力計有47個步兵師、一個坦克軍、一個騎兵軍和兩個機械化軍,共計70�5萬人。

他們擁有火炮和迫擊炮7796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38輛,支援地面部隊的是兩個空軍集團軍,擁有飛機1333架。

南面敵人是德國第6集團軍,由霍利德將軍指揮,下轄17個步兵師、兩個坦克師、一個機械化師、一個坦克營和8個強擊火炮營。

敵軍共有54萬人,2416門火炮和迫擊炮,327輛坦克和強擊火炮,約700架飛機(屬德國第4航空隊)。

可見除坦克以外,蘇軍在人員、火炮和飛機方面都佔優勢。

經過一個月的激戰,蘇軍擊潰德軍12個師,其中有3個坦克師和一個摩托化師。

拔除了尼科波爾登陸場,肅清了第聶伯河扎波羅熱彎曲部的敵人,並且使德軍想恢復其與被圍在克里米亞的第17集團軍的陸上交通聯絡的希望徹底破滅了。

3月11日,蘇軍最高統帥部給烏克蘭4個方面軍重新明確了任務和此後實施協同作戰的程式。

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瓦杜丁大將犧牲後,朱可夫元帥接任司令員),“應不僅進抵……

德涅斯特河,還應在行進間實施強渡,向切爾諾夫策發展突擊,以便佔領該地並一直推進到我國國境線“。

烏克蘭第2方面軍應堅決地追擊敵人,不讓敵人在南布格河組織防禦,攻佔莫吉廖夫—波多爾斯基、德涅斯特一線,並奪取德涅斯特河上的渡口。

密切協同烏克蘭第1方面軍擊潰敵坦克第l集團軍。

爾後,方面軍主力應“攻佔別爾策、基什尼奧夫地域,並進抵普魯特河,即我國的國境線”。

烏克蘭第3方面軍應在康斯坦丁諾夫卡、新敖德薩地段奪取南布格河上的渡口,不讓敵人退往南布格河對岸。

爾後,佔領蒂拉斯波、敖德薩,並繼續進攻,推進到普魯特河和多瑙河北岸,即進到我國的國境線。

3月16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烏克蘭第4方面軍,在烏克蘭第3方面軍左翼部隊攻佔尼古拉耶夫地域以及逼近敖德薩之後,立即實施克里米亞戰役。

遵照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

3月上旬,烏克蘭第1、2、3方面軍先後發動了進攻,旨在擊潰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的敵軍,解放第聶伯河西岸的烏克蘭土地,把敵人趕出國境。

烏克蘭3月的天氣正是泥濘季節。

雪融化得很厲害,時而下起半化的雪,時而又下起冷冰冰的雨。

道路泥濘不堪,坦克行駛起來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汽車了。

汽車時常陷在泥濘裡,人們幾乎是推著汽車走。

道路上有連成一片的、很深的泥濘。

步兵就沿著道路兩旁的路肩走。

戰士們渾身都溼透了:頭上淋著雨,大衣脹得像海綿,靴子上沾滿了泥,肩上還扛著機槍或迫擊炮。

此外,他們還時常要用肩膀去扛起陷入淤泥的汽車。

紅軍指戰員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進軍的。

他們在3、4兩個月裡,即在春汛或浮冰的條件下,強渡了因古列茨河、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向西和西南推進了250至450公里,到達羅馬尼亞邊境和喀爾巴阡山麓,把德軍南方戰線截成兩段。

3月26日,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在翁格內以北寬85公里的正面上進抵蘇聯國境線。

這一訊息傳到首都以後,舉國上下興高采烈,歡慶這一重大喜訊。

莫斯科用幾百門火炮鳴放禮炮,大放節日焰火,熱烈慶祝這一重大事件。

幾乎與此同時,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轄第1坦克集團軍的部隊也進抵蘇聯——羅馬尼亞邊境。

一天,巴巴賈尼揚上校指揮的坦克第20旅的戰士抓到一名羅馬尼亞的上校團長(在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編成內有好幾個羅馬尼亞師和匈牙利師)。

戰士把俘虜帶到旅長巴巴賈尼揚面前。

這位羅馬尼亞上校透過翻譯說:“他的團心甘情願向俄軍投降,但他本人不能投降當俘虜,因為他向國王米哈伊宣過誓。”

旅長說:“你已經當了俘虜。”

“不,我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