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二戰全景紀實 作者:紅色風帆

,他又奉命回駐奉天,鎮壓革命黨人。

民國政府成立後,他搖身一變成為民國陸軍第27師師長。

1916年4月,又升任奉天督軍。

1918年9月,成為東三省巡閱使,掌握了東北的軍政大權。

1926年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中消滅了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的主力。

吳佩孚、孫傳芳和受張作霖節制的張宗昌等人便擁戴張作霖為北洋派的頭目,將張作霖的奉軍全部、張宗昌的直魯聯軍、孫傳芳的五省聯軍、閻錫山的晉軍合組為安國軍,推張作霖為安國軍總司令。

1926年12月1日,張作霖在天津正式就職。

從此,張作霖的勢力範圍便從東北、華北一直伸展到黃河、長江流域。

張作霖就任安國軍總司令後,一方面命令孫傳芳、張宗昌、吳佩孚與北伐軍作戰,阻止北伐軍北上,同時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為了緩解與蔣介石等南方新軍閥的矛盾,開始大肆鎮壓人民革命運動,並絞殺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大釗同志。

張作霖殺害李大釗等共產黨人,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為了強化統治,張作霖成立了安國軍政府,自任大元帥,任命潘復為內閣總理,宣稱軍政府“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

張作霖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最高統治者後,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各方面都仿效威風凜凜的拿破崙。

正當他一心一意想統一中國、建立帝業的時候,卻因對日本帝國主義在滿蒙的特殊利益未予優先考慮引來了殺身之禍。

張作霖之所以能長期控制東北,主要是靠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植和支援。

每當困難的時候,均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援助,才得以化險為夷。

1920年7月,美、英帝國主義為了和日本帝國主義爭奪勢力範圍,支援其走狗直係軍閥曹錕(總統)和吳佩孚發動了直皖戰爭。

4。張作霖之死(4)

日本帝國主義看到皖系可能失敗,皖系這個工具也不得人心,便大力扶持張作霖,聯直倒皖,讓張作霖乘機入關,把奉系勢力擴充套件到北京至山海關的鐵路沿線和內蒙古各地,井在北京中央政府中與直系分享權力。

華盛頓會議後,美、英、日之間的矛盾表面上得到緩解,但各自抓緊扶植自己的軍閥。

隨著軍閥勢力的發展,共掌北京政權的直、奉兩系的矛盾日益尖銳起來,並於1922年4月爆發了第一次直奉戰爭。

兩軍於長辛店、馬廠等地激戰,結果奉系敗北,只好退守關外。

日本帝國主義對這次打擊耿耿於懷,便加速扶植張作霖,使張作霖勢力大增。

在張作霖力量增大後,日本帝國主義便於1924年9月策動張作霖和皖系軍閥殘餘、浙江督軍盧永祥合手,發動了第二次直奉戰爭。

張作霖以援助盧永祥為名率奉軍15萬進攻山海關。

曹錕政府則組成“討逆軍”,命吳佩孚為總司令,率兵20萬於熱河和山海關一帶應戰。

孫中山在1924年9月5日開始北伐時,就密約傾向於革命的馮玉祥及其好友胡景翼、孫嶽配合行動。

在直奉戰爭開始後,曹錕任命馮玉祥為討奉第三軍總司令,但又密令胡景翼和孫嶽暗中監視馮玉祥。

馮早與胡、孫暗中商量好了對策。

馮玉祥在行軍途中,於10月19日突然從密雲、承德一線折兵,以一晝夜140裡的速度秘密開回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囚禁了曹錕,將末代皇帝溥儀逐出故宮。

“北京政變”成功後,馮玉樣立即與奉軍取得聯絡,合擊直軍。

直軍被打敗後,張作霖便揮師入關,進入華北。

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

日本帝國主義扶植軍閥、吞併中國的企圖越來越明顯,中國共產黨便公開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號召全國人民進行推翻奉系軍閥的鬥爭。

由於全國反奉運動的發展,促使奉系軍閥內部發生分裂。

駐守灤河一帶的奉軍將領郭松齡同馮玉祥的國民軍取得聯絡,約定共同反奉驅張。

郭松齡於11月23日通電反張,將所屬部隊改稱東北國民軍,並立即回師佔領了山海關、錦州、新民等地,直逼瀋陽。

張作霖被這一突變搞得措手不及,形勢十分危急。

日本帝國主義見有機可乘,便幫助張作霖襲擊郭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