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與立陶宛調查機關進行任何合作。立陶宛方面為防止事態發展,一面表示“衷心歡迎蘇聯政府對查明事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面進行了一系列逮捕,並加強對蘇軍駐區附近居民的監視。6月7日立陶宛總理梅爾基斯、6月11日外交部長烏爾布什斯赴莫斯科與蘇方會談,力爭解決衝突。6月14日,又應莫洛托夫的要求免除了內政部長斯庫恰斯和政治警察署波維伊季斯的職務,以表示解決這一事件的誠意。
但是,蘇聯方面仍不斷擴大事態,聲稱波羅的海三國締結軍事同盟以反對蘇聯。蘇聯的指責是毫無道理的。波羅的海三國1934年9月12日訂立的同盟條約,不僅曾被蘇聯政府視為集體安全的一部分,而且蘇聯在與三國簽訂互助條約時也沒有任何反對保持這一同盟的要求。6月14日,蘇聯繼續加大壓力,莫洛托夫發表宣告說:“立陶宛政府力圖使蘇軍不能駐在立陶宛……粗暴破壞了與蘇聯簽訂的互助條約,並準備侵犯蘇聯邊境。”公然破壞了自己承諾的互不干涉內政的承諾。要求立陶宛政府:1�將斯庫恰斯、波維伊季斯送交法庭審判;2�在立陶宛組成“有能力、有決心保證忠實執行互助條約和堅決壓制反對者的政府;3�保證”蘇軍自由透過立陶宛領土,以便部署立陶宛的重要中心,蘇軍人數應足以保證互助條約的實施和防止反駐軍的挑釁行動。“並要求立陶宛在10個小時內作出答覆,否則,”蘇軍將立即開進立陶宛“。
立陶宛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在蘇聯最後通牒到期前15分鐘,烏爾布什斯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接受一切要求。
立陶宛被迫就範後,蘇聯政府又故技重演,於6月16日向拉脫維亞公使科欽什和愛沙尼亞公使A·列伊遞交了宣告,指責兩國簽署的波羅的海協定,要求兩國成立新政府並同意蘇聯駐軍,限令在6個小時作出答覆。兩國政府勢單力薄,在規定的時間內接受了蘇聯所提條件,原政府宣告辭職。
3。東方戰線(3)
三國政府被迫讓步後,蘇聯政府責成傑卡諾佐夫、日丹諾夫、維辛斯基以特使身份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談判新政府的組成問題。三國總統迫於蘇方壓力,完全接受了蘇方指定的候選人組成親蘇政府。帕列茨基斯為立陶宛總理,基爾亨廷為拉脫維亞總理,瓦列斯為愛沙尼亞總理。蘇軍相繼進駐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新政府的成立和蘇軍相繼進駐各國,實際上使三國完全喪失了獨立性。他們在實行任何一項重要措施時都得秉承莫斯科的指示或莫斯科代表的旨意行事。當三國政府請求蘇聯政府給予內部自治權時,莫洛托夫回答說:“這是已決定了的事。”7月14日,三國同時進行議會選舉,宣佈成立蘇維埃政權。1940年8月初,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七次會議決定吸收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為蘇聯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三國正式為蘇聯兼併。結果,蘇聯增加了1704萬平方公里土地和586萬人口。
由於戰端已開,各大國都有各自的打算,因此,蘇聯兼併波羅的海三國在國際上倒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此時,德國正忙於西線作戰,無暇東顧,而且也不願過早地與蘇聯割斷聯絡。當波羅的海三國請求德國居中調解時,德國的態度是“這純粹是蘇聯和波羅的海國家的事”,“德國無意干預波羅的海國家的政治事務。”英、法兩國的態度也是消極的。在兩次大戰之間,他們曾把波羅的海三國視為“歐洲反布林什維主義的前哨”,蘇聯如果想兼併,必然遭到西方國家的反對。但是,此時英法軍隊在與德軍作戰中屢戰屢敗,既無力也無暇顧及遠在東歐的波羅的海三國,對蘇聯在波羅的海三國的行動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1940年6月23日,也就是法國投降的第二天,蘇聯通知德國將解決比薩拉比亞問題,並要求擴大到整個布科維納。德國認為,布科維納從來不是俄國的版圖,蘇德秘密協定也沒提及,因此不同意將整個北科維納納入蘇聯版圖。
6月26日,蘇聯照會羅馬尼亞,指責“羅馬尼亞統治集團的政策嚴重威脅西南邊界的安全”。同時宣稱:“羅馬尼亞於1918年利用俄國戰後虛弱,將蘇維埃聯邦(俄國)領土的一部分——即比薩拉比亞強行奪去……蘇聯對比薩拉比亞被強行奪去的事實,永遠不能容忍,蘇聯政府對此已不止一次地公開地向全世界表示過。”照會接著威脅說:“現在蘇聯的戰後虛弱已成過去,業已形成的國際局勢要求迅速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懸而未決的問題。”蘇聯政府要求將比薩拉比亞歸還蘇聯,並把北布科維納移交給蘇聯,“作為羅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