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了孫中山的信任。後來,孫中山臨終時給國民黨的遺囑就是由他筆錄的。
1910年3月,他因企圖謀殺清朝攝政王載灃,被判處終身監禁。在獄中,他終日披卷吟詠,宣傳革命,表達了他義無反顧、殺身成仁的豪情壯志。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作為政治犯的汪精衛獲釋。緊接著,南北議和之說風起,汪精衛轉眼身價倍增,成了推進南北議和的要人。後追隨孫中山與封建軍閥進行了二次革命和護法鬥爭,從而成為國民黨的重要領導人。
北伐戰爭時期,他公開支援孫中山的三大政策。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作為革命先驅者之一,當上了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不久又被推舉為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可以說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1927年春,正當北伐軍勝利北上之際,他與蔣介石遙相呼應,在武漢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扼殺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實現了“蔣汪合流”。
1932年初,汪精衛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主持政務,應付對日外交。蔣介石則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主持軍事,負責剿共。當時汪精衛十分期望領袖的斗篷會落到他的身上。不過與擅於權術的蔣介石相比,他相形見絀。他決心用和平的方式擊敗他的政治對手。
汪精衛上臺後,立刻面臨著對日外交的棘手問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從中撈到政治資本,他一方面強調抗日,另一方面又說日本是個強鄰,我們千萬不可與之對抗,應該儘可能地忍耐、讓步。
1932年2月,正當蔡廷鍇率19路軍與日軍激戰處於劣勢,急待增援之際,蔣介石卻與汪精衛協商,準備對日妥協。5月5日,汪精衛親自批准了上臺後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淞滬停戰協定》。1933年5月,汪精衛又指使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黃郛的代表熊斌與日方代表岡村寧次簽訂了賣國的《塘沽協定》。1935年5月,汪精衛和蔣介石又批准了《何梅協定》、《秦土協定》。
短短的兩年工夫,汪蔣合作政府就簽訂了一系列的賣國協定,出賣了華北、東北的主權。
汪精衛的媚日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蔣介石為了謀求與日本妥協,雖然也表示支援汪精衛的對日政策,但他更多的是想依靠英美兩國。隨著英美兩國對日的態度強硬起來,蔣介石趁機將國民政府對日屈辱外交的責任全部推在汪精衛身上。同時,蔣介石派出人員散佈謠言,說蔣介石是堅決主張抗日的,汪精衛是主張投降的,中國之所以弄到這個地步,全是汪精衛乾的“好事”。
面對蔣介石的進攻,汪精衛深深感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已十分不利。就在汪精衛極力要求辭職之時,差一點命歸黃泉。
1935年11月1日,南京丁家橋,國民黨正在召開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式後,全體中央委員聚集在第一會議廳門前留影。汪精衛站在第一排的中間,蔣介石因事未到場。照相完畢,各位委員正談笑風生簇擁著汪精衛向會議廳走去,忽然一個人從記者群中跳出,迅速舉起左輪手槍向汪精衛連射三槍,槍槍命中。一槍射入汪的左臂,一槍中左頰,第三槍則擊入背部。汪精衛當即中彈倒下。在場的警衛迅速還擊,將刺客擊傷捕獲。刺客兩天後死於醫院。經後來調查,刺客名叫孫鳳鳴,原是蔡廷鍇手下的一名排長。因不滿蔣汪政權的對外政策,以晨光通訊社採訪員的身份潛入會場,本打算謀殺蔣介石,因老蔣未參加拍照,即以汪精衛作為了替代。
10。賣國者(2)
汪精衛受傷後立即被送到南京中央醫院,由德國醫生諾爾親自主刀,將其左頰的子彈取了出來。可是留在脊背裡的子彈未能取出。後來,這位大漢奸正是死於這顆子彈。
不走運的是,汪派重要人物之一、外交部次長唐有壬卻在12月5日遇刺身亡。
隨後,國民黨召開五屆一中全會,黨的委員會解除了汪精衛的行政院長職務,只任他為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這個沒有實權的職務。
汪精衛感到大權已失,又怕再度遭到刺殺,於是忿忿地帶著槍傷從上海乘“愛斯婦侖”號輪船前往歐洲療養。
1936年12月,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爆發,國民黨群龍無首,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只好要汪精衛回國主政。
汪精衛接到電報,感慨萬千。他認為,這是自己再次上臺的大好時機。於是,他立即從義大利的熱那亞啟程回國。一路上,他躊躇滿志,得意洋洋,以為可以東山再起了。可是汪精衛的得意不過是一場春夢。當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