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升幅一般比較大。
案例分析:天音股份(000829)
從周K線上,該股在1998年3月到1999年3月形成頭肩底形態。該股上市之後略為衝高就一路下跌,在1998年3月探低元,形成左肩,隨後出現了強勁反彈,由於成交量沒有效放大,在1998年6月摸高元后出現回落,並跌破元至元,在8月形成頭肩底的頭部。主力介入推高股價,1998年11月上衝到元后再度回落,下探元形成右肩。右肩高於左肩,主力打壓股價進行震倉洗盤。後來經過2次對頸線位的衝擊後,在1999年6月放量上攻,最高上摸24元,達到了至少的量度幅度(…=7。38元)。
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期間;再次構築了複合頭肩底,其中大的頭肩底是2004年10月下探元形成左肩,2005年1月反彈到元后回落,2005年7月下探元形成頭肩底的頭部,反彈至2006年2月元后回落,3月下探元形成右肩,後向上突破頸線位後出現了5倍的漲幅。有意思的是在大的頭肩底中又包含著小的頭肩底,分析如下:2005年4月下探元形成左肩,在6月反彈後元后再度下跌,7月下探元形成頭肩底的頭部,在8月向上反彈至元后再度下跌,9月下探元后形成右肩。後經過多次衝擊頸線位後,2006年1月放量向上突破至元,2006年3月回抽頸線位附近元后再度上攻,出現了一波大的行情。
使用頭肩底捕捉個股時應注意,最好是在突破頸線後再行介入。而頭肩底的上漲突破頸線,若沒有較大的成交量,它的可信度不高,或許是假突破,還會跌回底部多停留一段時間整理,進行蓄勢。
若收盤價突破頸線幅度超過該股市價3%以上,是有效突破,可大膽跟進。突破頭肩底頸線後,股價上升的最小幅度至少為底至頸線的股價垂直距離,有時甚至達到1�618倍或2倍。
透過預減公告分析尋找潛力股
例子1,2006年8月15日,風神股份(600469)刊登2006年半年度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0%以上的公告;股價大幅度下跌,8月14日刊登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流通股上市數量1463萬股在8月16日上市的公告;但8月15、16日的股價不跌反漲,而且成交量不大,說明持有限售流通股的人沒有大量派發。筆者也打電話與上市公司溝通,得知其銷售正常,只是由於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導致公司業績的下降,而原材料價格在年底以後將有下降。透過仔細分析,筆者認為風神股份(600469)歷年來的業績都比較好,在元左右,目前業績的下滑只是暫時的,以後的業績將得到恢復,目前股價因業績的下滑而下降是主力故意打壓的結果,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機會,故在8月18日###元附近公開推薦了風神股份(600469)。雖然公開推薦後股價受到主力的壓制,但該股最低也僅下行到元后就一路攀升,隨著2007年業績的回升,股價最高上衝到元,漲幅將近5倍。(見圖19)
五、雙底和頭肩底(3)
圖19
例子2,2007年7月13日,蘇州固鎝釋出2007年中期業績預告,為同比減少幅度小於15%,當天股價跳空向下,最後下跌。但筆者透過分析發現,該股2006年半年業績為淨利潤1947萬,2007年一季度淨利潤為640萬,按照公告所說2007年半年報業績同比減少幅度小於15%,意味著2007年半年淨利潤不低於:1947萬…1947萬*15%=1655萬,也就是說第2季度業績(1655…640=1015萬)將在1000萬左右,環比是增加的,而且算下來中期業績還是不算差,按理股價應上漲才對,但主力利用市場對業績預減的誤判,刻意打壓,嚇出散戶籌碼。故筆者在7月16日11元附近對參加短線出擊班學習的學員做了推薦,結果該股在短短的18天內從最低的元上衝到最高的元,幾乎翻了一番。(見圖20)
圖20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業績預減並不全都是壞事,只要業績只是暫時性的下降,則可以利用主力故意打壓之時逢低介入,將會有好的收穫。
一、主力怎樣分配資金
主力的資金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在低位建倉,以後拉高後派發出去,中間的差價就是其淨獲利,主力賺錢主要靠這部分資金;另一部分用來推高和應付各種突發性事件,稱做控盤資金。
這兩部分資金的作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建倉資金在低位開始吸貨